秦虹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北京晨报:美好老年生活 从用眼开始

发表者:秦虹 人已读

image.png

当前,白内障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视力健康的首要眼疾。随着年龄增长,晶体就开始出现老化,有时候伴随白内障同时存在,给中老年人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即便进行白内障手术,也无法同时解决所存在的近视,远视、老花等眼部问题,有些术后还需要配戴眼镜。不过,随着科技发展,这一难题如今已得到破解。

近日,北京市首批“三焦点老视手术中心”及“三焦点屈光白内障手术中心”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正式成立,通过引进业界领先的三焦点人工晶体技术,为中老年人提供一体化的视力解决方案,助其过上无负担的“脱镜”生活。


调查:用眼频率高半数中老年人不愿戴花镜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走进我们的生活,现代人的用眼时间、频率增加很多。根据国际知名咨询机构益普索的调查数据,目前40岁以上的中国人群近、中距离用眼频率高、时间长,81%的受访者每天使用电子产品超过4小时,94%的受访者每天查阅微信。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白内障中心主任秦虹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新时代的中老年人群更富有激情、更为向往美好的晚年生活,然而由于白内障、老花等眼部机能退化导致的疾病,使很多老年人的生活严重受限,有些老人家“看书看报看手机用一副眼镜,走路还要再换一副,以应付他们看远、中、近事物不同的视觉需求。”


调查显示,9成以上的中老年受访者需求近、中距离视力,60%左右的受访者需求远距离视力。但他们并不希望借助老花镜解决问题。48%的受访者对佩戴老花镜表示“直接排斥或不愿意佩戴”,另外一半的受访者虽不排斥老花镜,但其中34%的人表示“仍期待不佩戴老花镜”。



专家:三焦点人工晶体还老人一个远中近视力全程无忧的清晰世界



如何帮助中老年人重获优质视力,不仅看得见,还要看得清、看得舒服?“三焦点老视手术中心”和“三焦点屈光白内障手术中心”正是在这一需求下应运而生。


秦虹介绍,三焦点人工晶体开启了白内障手术屈光性人工晶体时代,是眼科领域发展的代表性技术,它不同于传统采用的单焦点和双焦点人工晶体,后两者只能帮助患者在术后恢复部分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中距离视力的恢复仍亟待解决。


三焦点人工晶体融入了优质的光学设计,在提供优质中距离视力的同时,也能保证优质的远、近视力水平,使患者同时拥有清晰的远、中、近全视程视觉体验,并且可以在明暗光线下提供全天候的清晰视力,减少眩光。除了白内障,这一人工晶体技术还可以同时解决老视、近视、散光等一系列长期困扰中老年人的眼疾,术后脱镜率近乎100%。正因如此,秦虹表示,三焦点人工晶体更适合对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都有较高要求,年富力强、希望保持年轻态的中老年人群,或者在职的对视力要求比较高的中年人群。


据了解,三焦点人工晶体手术与传统的白内障手术步骤相同,通过微小切口取出超声乳化的老化晶体,再置换成三焦点人工晶体。手术过程仅需数分钟,无痛苦、无出血,每个在本院手术的患者均可在轻松的氛围中即可完成手术。


秦虹强调,三焦点人工晶体重在“私人定制”,术前医生要与患者深度沟通,了解其职业、生活习惯等,以便更好地根据患者实际用眼需求制定手术方案。术后,为了帮助更好地适应新晶体,医生也会对患者进行适应性的指导。



患者:“黑裤子手术后发现其实是蓝色的”



作为率先开展此技术的眼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已完成了数百例三焦点人工晶体手术,患者满意度几近100%。


患者赵女士去年10月就在这家成功进行了双眼的三焦点人工晶体手术,她介绍,自己于去年6月体检查出轻微白内障合并散光后,视力急剧从0.8下降到0.2,并发生了干眼症视物模糊,一米以外都看不清,因生活越发不便而苦恼。在得知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开展三焦点人工晶体手术后,她挂了秦虹主任的号,很快就实施了手术。术后双眼视力恢复到1.0,干眼症也通过药物调理治愈了,她形容手术给自己带来的改变:“感觉整个世界都亮堂了,三年前买的一条黑裤子,手术后才发现其实是深蓝色的。眼病治好了,心病解除了,心情更愉快了。”


今年步入古稀之年的蒋先生在去年“十一”前后分别接受了双眼三焦点人工晶体手术,他说自己身体一直很好,依然在开车,但是近些年出现了白内障,即便走在对面的熟人都认不出来,更不用提开车了。他很担心驾照“验本”因为视力问题通不过,为此他才下定决心手术。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实施了三焦点晶体手术后,他说现在连行车记录仪屏幕上的前车牌号都看得一清二楚,晚上开车也完全没有问题,看手机也不用再戴眼镜了。“以前眼睛不好不愿活动,一天也不下一次楼,解决了白内障问题后,生活质量不仅提高了,老化的心也随着视力的提高‘年轻’很多,现在可以和朋友们驾车出游,轻松享受生活的乐趣。”


转载自《北京晨报2018年4月4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