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卿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发生了耳鸣,应该怎么办?

发表者:李泽卿 人已读

中医有一句经典的记载,“耳鸣者,聋之渐也。” 耳鸣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属于耳科三大难症(耳聋、耳鸣、眩晕)之一,特别是耳鸣,一直占门诊量的很大一部分比例。持续的耳鸣,会让人们无法忍受,甚至逐渐导致烦躁、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而焦虑情绪又会导致患者对耳鸣更加敏感,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检查.png我们知道有上百种疾病都会导致耳鸣,临床表现也呈多样性:可单侧或双侧,也可为头鸣,可持续性存在也可间歇性出现,声音可以为各种各样,音调高低不等。据调查显示,耳鸣的发病率可达13%~18%,严重影响身心和生活,如果发生了耳鸣,我们该怎么就诊才是最科学的呢?



目前耳鸣的治疗仍是世界性难题,长期的顽固性耳鸣很难根治,治疗时间越早,治疗的效果越好。耳鸣可根据发展病程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急性期 < 3个月

发病在3个月以内,可判定为急性耳鸣

亚急性期 < 6个月

持续在6个月以内可判定为亚急性耳鸣

慢性期 > 6个月

持续6个月以上的,即为慢性耳鸣



耳鸣的就诊指导

发现耳鸣后,首先不要着急和胡思乱想,要先从自身原因判断:想想你是不是最近对自己不是太好?是不是让自己太劳累了?工作和生活上太有压力了?试着让自己放松下来,或许症状会自行消失。换句话说,这种生理性耳鸣,只需要休息好、控制情绪,听听特制的音乐,让心情好起来,不用打针吃药,就会慢慢消失了。

如果你感觉身体不适,并有明确的一些疾病史,请尽早到三甲医院的耳鼻喉学科就诊,找专业医生寻求帮助,清晰说明过往病史,尤其是严重的疾病如颅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再进行系列检查,明确病因后配合治疗,同时,也要积极配合治疗原发病(全身疾病引起的耳鸣,治疗原发的全身性疾病是第一位的)。


如果发现是耳鼻喉系统的疾病所导致的耳鸣,我们只需积极配合医生,接受对症的药物治疗。治疗时间越早,治疗的效果越好。早发现早干预,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才有可能做到完全治愈。

耳鸣的治疗方法

由于缺乏标准化有效的治疗手段,耳鸣的治疗方法呈多元化并存,如:中医治疗、药物、心理治疗、脑刺激等物理治疗、外科治疗等。


01. 中医治疗耳鸣

中医师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对每个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给予患者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使用中草药及针灸对患者的体质进行调整外,还配合情志治疗及五脏相音法,用心身同治的方法综合治疗耳鸣,此外还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睡眠指导及生活方式的指导。

什么是五脏相音法?

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五音分属五行木、火、金、土、水,通肝、心、肺、脾、肾五脏。具体应用时在全面分析病情的基础上,针对病症发生的脏腑、经络结合阴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选择相应的音乐对患者进行治疗。

02. 药物治疗:

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够立竿见影地使耳鸣停止。临床上仍常用一些药物来改善耳鸣导致的相关睡眠或精神障碍:如以丙咪嗪、阿米替林为主要代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以苯二氮卓为代表的镇静药物;抗痉挛药物、镇痛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利尿剂、抗凝剂、血管舒张剂;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等。另外还会配有清除自由基的、降低血液粘滞度的、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

u=2967140957,524624064&fm=26&gp=0.jpg

03. 心理治疗:

也叫放松治疗(Relaxation Therapy),可以帮助耳鸣患者放松因为耳鸣引起的紧张情绪,例如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使用生物反馈治疗。对耳鸣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是基于对其他领域的认知行为的治疗,例如焦虑、抑郁、慢性疼痛、失眠。2014年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协会公布的耳鸣临床指南明确提出:声音刺激和心理治疗是目前治疗耳鸣的两种有效方法,其中心理治疗已成为耳呜治疗的基础组成部分。

timg (18).jpg

04. 声治疗:

对有心烦症状的耳鸣,可推荐声治疗。声治疗是实现耳鸣反应适应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所谓反应适应,就是患者虽然“听”到耳鸣声,但对日常生活已不构成任何影响,不再带来心烦等不适感觉,从而达到对耳鸣的完全适应。目前声治疗主要采用两个策略,分别是半掩蔽策略和掩蔽策略。半掩蔽策略即增加环境声,能提供更丰富的背景声噪音,使耳鸣患者长期处于一个不安静的环境,从而逐渐忘记和适应耳鸣的存在;掩蔽策略即主动聆听,一般采用覆盖耳鸣主调声频率的窄带噪音或者特制频率范围的声音,掩蔽患者对耳鸣的感知。

timg (19).jpg

05. 外科治疗:

外科的治疗覆盖范围有限,仅适用于一些器质性病变所致的耳鸣。

tooopen_sy_174636463617120.jpg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