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有功能性胃肠病吗
功能性胃肠病是胃肠的功能性疾病,我的门诊大概三分之一左右的病人是这类病人,病人并没有发现有结构、形态和生化上的异常。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常因存在各种各样消化不良的症状到医院看病,如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烧心等。其症状无特异性,与很多器质性疾病类似,因此诊断必须进行一些相关的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如血常规、血沉、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腹部B超、胃镜,有时甚至CT、磁共振检查等等,这对明确诊断是必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把器质性疾病误诊为功能性疾病。功能性胃肠病不会危及生命,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国内外研究表明,因消化不良症状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大多在检查后被诊断为功能性胃肠病。
该如何判断功能性胃肠病?对功能性胃肠病的检查,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二种情况:
1、患者自认为只是“胃肠紊乱”,只愿开药,拒绝胃肠镜等检查,由此可能造成误诊!
2、患者终日担心自己的疾病,怀疑自己得癌,会到多家医院就诊,每次会要求医生进行详细检查;有些医生本身经验不足或担心漏诊误诊、避免纠纷也会要求患者多做一些检查,由此造成过度检查。
为了防止以上情况,应注意器质性疾病的“报警症状和体征”:
1、40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2、有食欲下降、体重下降、消瘦、贫血、呕血、黑便、进行性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
3、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
对有“报警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必须进行全面检查,直至找到病因。
对年龄小于40岁,且无“报警症状和体征”者,可选择基本的实验室检查和胃肠镜检查。
所以很多人做了各种检查也没什么事,找不到器质性的毛病,反反复复好多年,吃药效果似乎有点又不太好。这很可能就是功能性胃肠疾病,多跟更年期内分泌失调、心态、不良生活习惯、先天因素等相关。上述原因导致胃肠道的运动发生了不协调,过快过慢,过于敏感,它的分泌发生了问题,他的脑肠轴互动发生了问题。
治疗上:调整心态和睡眠、运动、饮食的调整、药物支持等多因素。睡眠心态等好了,再配合药物治疗,胃肠道功能会逐渐恢复。
本文是郭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