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痛”的病因和治疗
灼口综合征( burningmouth syndrome,BMS) 定义为一种独特的实体性疾病,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又称舌痛症(glossdynia)、舌感觉异常、口腔粘膜感觉异常等。通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好发于更年期或者绝经期前后的女性。
[病因]:病因复杂,尚未统一观点,但是精神因素占有突出位置。
1. 局部因素 包括牙石、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对义齿材料或口腔充填材料及药物过敏,口腔术后瘢痕刺激,过度饮酒,大量吸烟,长期嚼用含大量薄荷油的口香糖等理化刺激因素。舌部微循环障碍,唾液成分改变、频繁伸舌自检引起的损伤等。此外,尚有局部真菌与细菌感染因素。
2. 系统因素 包括:更年期综合征,系统性疾病,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医源性因素等。
3. 精神因素 包括人格因素和恐癌心理。
4. 神经系统病变
[治疗]
1. 对症治疗 疼痛明显的可以使用0.5%达克罗宁液或甘美达凝胶局部涂布,但不可长期使用,开刻立(西吡氯铵含片)每片2mg,每日3-4次,每次1片可有效缓解口腔症状。口干、唾液粘稠者,可用溴己定每片8mg,每日3次,每次1-2片,口服或用人工唾液含服。α硫辛酸是一种有效的神经保护剂,可有效阻止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伴有失眠、抑郁等精神症状者可服用抗焦虑、抗精神、抗癫痫药物和镇痛药物。
2. 对因处理 消除局部刺激因素,停用可疑药物。纠正患者伸舌自检不良习惯,积极治疗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更年期患者可酌情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维生素缺乏或营养状况不佳可补充维生素。
3. 心理治疗
本文是周磊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