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做肝癌手术,要同时切掉胆囊?胆囊切除影响健康吗?
为什么肝癌切除手术有时需要切除胆囊?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肝脏和胆囊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胆囊位于肝脏第5段的下缘,靠近肝脏第4段。所谓肝胆相照,肝脏类似屋顶一样盖在胆囊上方,也可以理解为胆囊悬挂在肝脏下缘,两者紧密相贴。
肝癌切除时,需要切除肿瘤和周围的部分肝脏,为了保证切除范围与肿瘤有一定的距离,通常需要保证足够的切缘。如果肝癌的位置刚好在肝脏第4段或第5段下缘附近,切除肿瘤时包括了第5段或者第4段靠近胆囊的位置,就必须先将胆囊切除,才能切除肝脏肿瘤。
如果肿瘤较大,且不在肝脏的第4段或第5段,而位于第6,7,8段是,但医生需要行右半肝切除(5,6,7,8段),切除范围涉及到了第5段,就需要切除胆囊。
此外,即便胆囊不影响肝癌的切除,但如果胆囊自身有需要手术治疗的病变,则肝切除手术时可以一并切除胆囊,减少以后胆囊病变引起的问题。一下情况建议同时切除胆囊:
•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炎,或肝癌介入术后胆囊萎缩坏死
•胆囊多发息肉,息肉样病变等
胆囊有什么功能?
肝脏是分泌胆汁的器官,胆汁通过胆管流到十二指肠,而胆囊是胆管路径上一个囊袋样的结构,最重要的功能是浓缩胆汁和储存胆汁,浓缩的胆汁可以充分乳化脂肪,更有利于小肠的吸收。
当我们吃东西后,食物进入胃肠道,会刺激胆囊收缩,将储存的胆汁挤出至肠道与食物混合,肠道帮助消化吸收食物。
胆囊没了会怎样?
如果我们没有了胆囊,就没有了一个储存胆汁和浓缩胆汁的袋子。当食物进入胃肠道后需要胆汁时,肝脏没有办法立刻分泌足够的胆汁,只有胆管内的少量胆汁参与食物消化,油脂类食物没有了足够胆汁的帮忙,明显的影响是脂肪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部分油脂无法被吸收,多余的没有被消化的油脂只能被排出,出现脂肪泻,就是拉肚子的情况,类似于正常人吃了牛油重庆火锅后第二天拉肚子的表现。
大部分的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后不会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但有少部分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后刚开始一段时间内,吃东西后容易出现轻度腹泻。通过饮食指导,绝大多数人术后2周内腹泻症状会消失。
虽然胆囊切除后没有了储存胆汁的袋子,但是人的身体会逐渐代偿适应,肝内外的胆管会代偿性的增粗,肝脏分泌的胆汁就自然地储存在胆管内,当有食物需要胆汁帮忙消化时,这些增加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身体的需要,
胆囊切除后,饮食如何调整?
既然胆囊切除后,胆汁量不够消化吸收油脂类食物,那么在身体还没有代偿适宜这个变化前,就需要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入。
通常来说,术后1个月内应适当减少脂肪类食物。
•少用动物油,使用植物油替代。
•烹饪方式可以多清蒸、炖煮、凉拌,少炒菜,烧烤,火锅等油腻食物。
•逐渐加强营养,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瘦肉、鱼,豆类。
•少吃多餐,减轻胃肠道的负担,身体逐步适应,恢复正常的消化功能。
•这些食物宜少吃:肥肉,蛋黄,奶油,脂肪含量高的海鲜等。
本文是何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