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向彬 人已读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居首位。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 -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泌尿系结石。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5%,南方高达5%-10%;年新发病率约为150-200/10万人,其中25%的患者需住院治疗。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是世界上3大结石高发区之一。
在门诊治疗的尿石症患者中,大部分都经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可以清除90%以上的成人结石,且作为一种微创、不需麻醉、并发症少和仅需门诊治疗的非介入式技术,是大多数尿石症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需要将结石排出体外,这样患者的治疗才算结束。影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疗效的因素,包括结石因素(结石大小、位置、数量、透光性等),患者因素(肥胖、解剖异常等),技术及设备因素等。还应重视术后排石药物的使用,因为体外冲击波碎石后使用排石药物可有效的缩短排石时间、提高无石率、减轻疼痛。关于药物的使用有以下几点:
1. 每日饮水量在2000-3000ml,昼夜均匀。
2. 双氯芬酸钠栓剂肛塞。减轻输尿管水肿,减少疼痛发作风险,促进结石排出。
3. 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是最常见得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石的高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可使输尿管下段平滑肌松弛,促进结石排出。
4. 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友来特)。枸橼酸氢钾钠颗粒除了溶解尿酸结石效果好,目前认为对所有含钙结石均有治疗效果。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使用友来特,除了可以溶石作用以外,友来特还可钝化含钙结石边缘,抑制其生长,便于结石排出体外。
5. 中医中药。以清热利湿通淋为主,根据兼症的不同,辅以理气、活血化瘀等药物。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的患者,除了药物提高排石率外,还应注意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石的体位、饮食的管理、血尿的处理等细节问题。对于每一名尿石症的患者,根据其自身具体情况,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规范的治疗方案。
本文是向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