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宏志 三甲
赵宏志 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肝胆胰外科

胆石症科普第二讲-胆囊结石有哪些潜在风险?

1476人已读

目前,胆囊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了,我国总体发病率在7%左右。居然这么多人患有胆囊结石,是不是都需要切除的胆囊呢?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告诉大家,胆囊结石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很多人都患有胆囊结石,但部分人一生当中都没有出现症状,也有一些人,会出现不舒服。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胆囊结石长期不治疗有哪些风险。

1、急、慢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可随着胆汁的排泄体位的变化而移动。胆囊结石有可能堵塞胆囊的出口,或者结石摩擦胆囊粘膜组织,造成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发作时表现为上腹或右上腹腹痛,甚至出现发热等症状。有些人有胆囊结石引起慢性胆囊炎症状,常常表现为“消化不良”,进食后,特别是吃了油腻性食物后,右上腹胀痛,可以放射至后背部或者右肩部,还可以出现纳差、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

2、继发胆总管结石,出现黄疸、胆管炎

胆囊结石可以从胆囊里面排出去,进入胆总管,可造成胆总管阻塞,通常导致急性发病,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绞痛、寒战发烧、皮肤、巩膜发黄等,严重者可发生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甚至休克,属于外科的危重急腹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正确处理,会危机生命。

3、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我国的胰腺炎以胆源性胰腺炎常见,罪魁祸首就是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后,在胆总管下端造成胆管和胰管共同开口的堵塞,导致胆汁及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使胰管内压力增高,从而引起胰腺炎的发生。胰腺炎一般会根据病情的情况,分为轻,中,重度,对人体危害较大的就是急性重度胰腺炎,发病急,症状重,可影响肺功能,心功能,肾功能,甚至导致全身的多个器官功能出现障碍以及衰竭,最后会出现病人死亡。

4、胆囊癌变

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虽然胆囊癌的整体发病率不高,但是预后非常差,长期存活率很低。由于早期胆囊癌没有症状,等到出现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有些甚至丧失了手术机会。

胆囊结石是胆囊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胆囊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可造成胆囊慢性炎症和损伤,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形成胆囊癌。有研究显示,有症状性胆囊疾病(胆石症和胆囊炎)的个体,发生胆囊癌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群的34倍。

尽管胆囊结石是胆囊癌最重要的高危因素,但是,胆石症患者中胆囊癌的总发病率仅为0.1%-0.5%。胆囊癌的危险因素与胆囊结石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有关,尤其与大结石(直径>3cm,)或有慢性炎症的胆囊壁的钙化(瓷胆囊)有关,胆囊结石大于3cm,发生胆囊癌风险是胆结石小于1cm患者的10倍。上述情况被许多专家认为是胆囊切除术的指征,即使是无症状的患者也应该行胆囊切除术。

如需咨询诊治可来南开医院门诊就诊(周二上午,赵宏志主任专家门诊)。

赵宏志
赵宏志 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肝胆胰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