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智刚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淋巴结与淋巴结肿大

发表者:赵智刚 人已读

人人都有的淋巴结

淋巴结分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正常淋巴结多在0.2~0.5㎝,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不易扪及。


淋巴结是人体免疫器官

淋巴结和淋巴组织隶属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人形象的把免疫系统比喻为人体的站岗放哨以及英勇作战的部队。根据不同的作战功能,分成三大兵种:第一大兵种是“哨兵”,他们会奋不顾身地去铲除胆敢入侵的外来之敌和发生恶变的内在隐患,这叫做免疫监视作用;第二大兵种是“工程兵”,它们会构建起坚固的屏障,防御外来的细菌、病毒等,这叫做免疫防御作用;第三大兵种是“巡逻队伍”,他们及时识别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维护机体的稳定,这叫做免疫稳定作用。


淋巴结肿大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感染性淋巴结肿大

病因

分类

临床表现

急性感染

全身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

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可伴有全身发热和白细胞升高


局部感染:多数由于局部淋巴结本身、邻近或引流区组织器官感染所致: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慢性感染


慢性特异性感染:淋巴结结核

可有轻度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热等表现

慢性非特异性感染:丝虫病


肿瘤性淋巴结肿大

病因

临床表现

恶性肿瘤转移


常在原发肿瘤症状出现后出现、也可无明显原发肿瘤表现而出现的淋巴结肿大

淋巴瘤


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常为淋巴瘤首发和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白血病

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结肿大常见,多为全身性,一般无压痛和粘连,质地中等


变态反应性淋巴结肿大

病因

临床表现

药物性变态反应

常有红斑狼疮样皮疹,停药后淋巴结可缩小或消失,用药史和特殊皮疹有助于诊断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以青少年多见,主要表现为高热、多处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可伴有一过性白细胞减少,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淋巴结肿大的病因诊断

淋巴结肿大的病因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应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全身状况,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尤其是淋巴结病理学明确诊断。一份超声报告可能在初步检查时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淋巴结良恶性的信息。

如何看懂一份淋巴结超声报告

1

看大小:正常淋巴结都有2-5mm(这里指短径),所以如果淋巴结短径在10mm以下,恶性可能性相对较小。

2

看结构:炎症等病变引起的淋巴结结构一般是正常的,髓质、皮质、淋巴结门分界都比较清楚,而肿瘤性病变,往往结构破坏,分界不清。

3

看血流:炎症导致的淋巴结增大,血流往往是中心血流;而肿瘤性病变则往往是混合血流或者周围血流。

如果淋巴结超声的结果发现:

1、淋巴结比较大,纵横比接近1(近圆形)
2、回声低接近无回声
3、无淋巴门结构显示、血流较丰富
那么最好做个活检来排除一下恶性疾病。


如果无意中发现淋巴结肿大,不要恐慌,不是所有的淋巴结肿大都是恶性肿瘤所致,建议前往医院进一步完善检查,必要时可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本文是赵智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