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郑波
郑波 医师
玉溪市江川区中医医院 内科

皮肤黄染的前因后果

2881人已读
1584270651.png

一.什么是黄疸

血清胆红素增高引起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液体发生黄染的现象。血清胆红素最高为17.1umol/L,当胆红素17.1-34.2umol/L时,临床不易察觉,为隐性黄疸。若当胆红素水平超过34.2umol/L,黄疸体征出现。

二. 胆红素在体内是如何代谢的?

正常成人胆红素来源于循环中裂解的衰老细胞,衰老的红细胞释放游离胆红素,其未经肝细胞摄取,也没有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为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在肝细胞中,非结合胆红素脂化并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为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为水溶性,可以经肾小球滤过。在肝细胞内形成的结合胆红素被运送到毛细胆管面肝细胞膜上,并被毛细胆管、胆管分泌入肠腔,进入大肠后形成尿胆原、尿胆素排出体外。尿胆素呈黄色,因此大便亦发黄。大肠中的部分尿胆原可被吸收到血液中(称为肠-肝循环),由尿中排出。

三.按照病因黄疸如何分类?

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四.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实验室鉴别要点有哪些?

1、溶血性黄疸:红细胞在短时间内被大量破坏,释放的胆红素大大越过肝细胞的处置,能力而出现黄疸。血清中胆红素的升高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尿成酱油色,无血红蛋白尿,但尿中无胆红素,尿胆原增加。

2、肝细胞性黄疸:血中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均升高,尿胆红素及尿胆原都增加;

3、胆汁淤积性黄疸:总胆红素增加,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尿胆红素明显增多,尿胆原减少或消失。

五、溶血性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加速引起的。病因可分为:

1、 红细胞内在缺陷:

(1) 红细胞膜异常,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2) 酶的缺陷:蚕豆病;

(3) 珠蛋白异常:地中海贫血。

2、 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

(1) 烧伤;

(2) 化学因素如硝基苯中毒;

(3) 生物因素如败血症;

(4) 免疫因素如异性输血、药物、自身免疫性溶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5) 脾功能亢进。

发病机制:红细胞大量破坏,生成过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远超过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的限度,同时溶血性贫血引起的缺氧、红细胞破坏释放出的毒性物质,均可削弱肝细胞的胆红素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滞留于血中而发生黄疸。

六、溶血性黄疸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般黄疸为轻度,呈浅柠檬色,急性溶血时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腰痛、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血红蛋白尿(尿成酱油色和茶色),严重者可有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除了贫血外尚有脾大。

七、肝细胞性黄疸的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哪些?

各类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其他原因如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可因肝细胞广泛受损而引起黄疸。

发病机制:因肝细胞病变,对胆红素的摄取、利用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以至于有相当量的非结合胆红素滞留于血中,同时因肝细胞损伤和肝小叶结构破坏,以致结合胆红素不能正常排泄到细小胆管,反流如肝淋巴液及血液中,结果发生黄疸。尿内有胆红素,尿胆原的排泄量示肝细胞损害和胆汁淤积的程度而定,肝细胞损害较重而淤胆较轻时尿胆原的排泄增加;肝内瘀胆程度较重时,则尿胆原排泄减少,严重时可无尿胆原排除。

八、肝细胞性黄疸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肝病本身的临床表现,如急性肝炎者,可有发热、乏力、纳差、肝区痛等表现;慢性肝病者,可有肝掌、蜘蛛痣、脾大或者腹水等。皮肤和巩膜黄染呈浅黄色至金黄色,皮肤有时伴有瘙痒。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其中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尿中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常增加,同时粪胆原含量可正常、较少或者增加。

肝功能试验根据不同的肝病可出现下列某些试验结果异常:①转氨酶升高;②凝血酶原时间延异常;③严重肝病时,也可出现胆固醇、胆固醇脂、胆碱酯酶活性下等;④伴有肝内瘀胆时,碱性磷酸酶可升高;⑤血清白蛋白下降。

九、胆汁淤积性黄疸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根据病因、发病机制和引起淤胆的主要部位,可分为肝外阻塞、肝内阻塞和肝内胆汁淤积性性黄疸三种。

1. 肝外阻塞性胆汁淤积:引起胆总管阻塞的有胆石症、胆道蛔虫病、胆管炎、癌肿浸润手术后胆管狭窄;胆管外阻塞的有壶腹周围癌、胰头癌、肝癌、肝门或胆总管周围淋巴结癌肿转移等引起胆管压迫。阻塞上端的胆管内压力不断增高,胆管逐渐扩大,最后使肝内胆管因胆汁淤积而破裂,胆汁直接或由淋巴液反流入体循环,结果使血中的结合胆红素增高。

2. 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包括肝内泥沙样结石、原发性肝癌侵犯肝内胆管或形成癌栓、华支睾吸虫病等。

3. 肝内胆汁淤积:建议病毒性肝炎、药物型肝炎(如氯丙嗪、甲睾酮等所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妊娠复发性黄疸等。

十、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 肤色暗黄、黄绿色或绿褐色。皮肤瘙痒显著。常发生于黄疸出现前。

2. 血中胆红素升高


郑波
郑波 医师
玉溪市江川区中医医院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