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底癌该如何治疗?
口底癌该如何治疗?
口底区域是指固有口腔内下领骨与舌之间的沟。一般在两侧尖牙(俗称的虎牙)与舌系带之间称为前口底,其后为后口底;故发生在此部位的肿瘤,我们称之为口底癌。有学者报告口底癌2 3/ 以上发生于前口底, 其中多发生于舌下肉阜周围。因前口底较侧口底宽, 较平坦, 肿瘤的深部浸润主要是向下, 水平向浸润舌的倾向不及后口底癌。深部浸润时首先累及的结构是舌下腺,进一步向下浸润则累及舌肌和舌骨肌。肿瘤向后蔓延可侵犯舌腹黏膜。由于舌腹黏膜与舌肌之间组织很少, 肿瘤易侵入舌肌, 舌肌的浸润范围往往比临床上所见病变范围更广泛。局部可出现局限性溃疡或无痛性肿块。由于口底区域不大,极易侵犯舌系带而至对侧,并很快向前侵及牙龈和下颌骨,致牙齿松动、脱落。向后侵犯,除波及后口底外,如深入舌腹肌层,常常导致舌体麻木、疼痛、运动受限,患者常因这些临床症状前来就诊。
口底癌多为鳞状细胞癌,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由于口底癌恶性程度高,颈淋巴结转移率高,其原发肿瘤易侵犯下颌骨内侧及舌侧缘。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1、早期(T1和T2期)浅表的口底癌的常采用放射治疗、低温治疗和手术治疗。早期口底癌的治疗方案:T1N0(早期肿瘤不是很大,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为简单肿瘤切除,T2N0患者采取扩大肿瘤切除、选择性颈清和联合放疗和/或化疗。T1N0和非侵袭性T2N0患者也可选用近距离放疗。侵袭性T2N0患者首选外科切除或联合近距离放疗和口外照射。
2、晚期(T3和T4期)的病例,可采用术前放疗或高选择动脉插管区域化疗(顺铂、5-氟尿嘧啶、平阳霉素、paclitaxel和carboplatin等)加手术治疗。口底癌易侵及下颌舌侧牙龈及骨板,故在切除口底原发癌时,常需同时行下颌骨牙槽突或方块切除术。较晚期的患者还应连同口底肌群及舌下腺一并切除。舌腹受侵者还应包括舌体部分切除术。晚期口底癌下颌骨明显被侵犯者,应作下颌骨体部分及口底全切除术。对转移癌,颈部转移者行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病灶累及对侧的可行对侧的功能性清扫。晚期的病人也可用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进行姑息性治疗。
3、肿瘤切除后如组织缺损过多,可采用前臂皮瓣、颊黏膜瓣、带蒂舌部中央岛状皮瓣、同种异体状全厚皮片、腭黏膜骨膜游离瓣、舌骨下瓣、颈阔肌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腓骨骨皮瓣血管化进行重建口底对其功能进行的修复,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本文是韩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