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说医学影像检查
每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出现,就带来一次的诊断学的进步。1895年伦琴射线的功效被发现以来,医学影像学开始发展。现在,常用于临床检查的影像学包括:X-线、CT、B超(包括彩色多普勒)、核磁共振(MRI)。医学影像学原理复杂,设备制造技术难度大,材料要求高,费用也高。
少部分病人去医院看病,做影像学检查就像在饭店点菜,认为哪个贵哪个好,贵的那个肯定能代替便宜的。这种想法不对,就是点菜也应当考虑哪个更适合自己的口味。身体不舒服去就医,应当听医生的建议——哪项检查最适合自己的病情。
以下是通过日常生活的实例,戏说影像学检查。
X-线:是将一样东西压瘪了看。
CT:是将一样东西切开来看。
核磁共振(MRI):是将一样东西摇摇看。
X-线检查原理是X-线穿过人体,无论深浅,哪个部位遮挡X-线,这个部位在底片上就不被曝光,洗片后这个部位就是白色。例如:大腿的骨是圆的可是片子上是平的,可以看到其中丝丝屡屡的骨小梁。就像一个面包或一块棉花糖,看不到其中的纤维纹理,用手压瘪了,再看会清晰一些。最大缺点为深浅组织的影像相互重叠,相互隐藏。所以,需要侧位和斜位补充。
CT检查原理是X-线分层穿过人体,通过计算机计算后二次成像。优点在于可以分层看,计算后可以显示更多的组织信息。就像把一个面包切成片看。
B超(包括彩色多普勒)原理是用超声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不同的组织特别是组织界面时,产生反射波,超声探头一面发出超声,一面接受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相当于敲敲看。就象挑西瓜J
核磁共振(MRI)显影原理是探测水分子磁场的极性变化。身体里的水分子,在不同组织中含量差别较大,但是,每个水分子的磁场磁力线方向是随意的。核磁共振机使用较强大的磁场,使人体中的所有水分子磁场的磁力线方向按照磁共振机磁场的驱动排列成同一方向。这时,磁共振机的磁场突然消失,身体中水分子的极性突然恢复到原来随意排列的状态,这种磁力线方向的变化被核磁共振机探测到。反复多次地施加磁场又突然消失,核磁共振机得到了充分的数据,运算后成像。相当于,用手摇一摇,让水分子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一下里面的振动。因此,核磁共振(MRI)为摇摇看。
我尽力,去戏说,请大家指正、补充。
本文是雪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