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折术后关节僵硬——肘关节骨折康复锻炼(尺骨鹰嘴骨折,肱骨远端骨折)
1.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肌力的提高是中后期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健侧上肢、腰腹、双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早期关节活动度练习,每日只进行12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多次练习,引发骨化性肌炎等严重后果!如活动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并在必要时及时复查。
6.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7.关节的肿胀会持续整个练习过程,直到关节活动度正常、肌力恢复刺激因素消失才会完全消失。但必须控制肿胀的程度,不可持续增加,应总趋势是在逐渐消退。如肿胀增加、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必须停止练习,增加冰敷次数,并及时就医!
一、 早期(1周内)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等长肌力练习;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1、手术当天
麻醉消退后,开始尽可能多的活动手指,进行张手握拳练习以促进血液循环;如疼痛不明显,可活动腕关节。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以静力练习为主(即负重保持某一姿势直至疲劳的练习方法)。选用轻负荷(完成3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10次/组,10-15秒保持/次,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至疲劳为止。
早期绝对禁止以反复屈伸作为练习方法。否则极易引发炎症及肿胀,造成骨化性肌灸等严重不良后果。
2、术后1天-1周
(1)张手握拳练习--
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所有手指,5分/组,1组/小时。同时活动腕关节。(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2)开始肩关节练习--
在不增加肘部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全范围活动肩关节,以避免制动造成肩关节的粘连(肩周炎)及肌肉的萎缩。尤以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应加强此练习。
(3)根据手术的不同,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开始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屈曲(弯胳膊)一一坐位,屈肘,手握拳,拳心朝向自己,手顶在墙上或桌边以固定,肌肉完全放松,身体逐渐前倾,使拳与肩头的距离接近,加大屈肘的角度。至疼痛处应停止,待组织适应疼痛消失后再加大角度,30分/次,1-2次/日。
可以通过测量手腕至肩头的距离间接测量肘关节屈曲的角度,距离越短即屈曲角度越大。
伸展(伸直胳膊)一一坐位,伸肘,手握拳,拳心向上,将肘部支撑于桌面上,小臂及手悬于桌外。肌肉完全放松,使肘在自重在缓慢垂直(必要时可于手腕处加轻小重物为负荷,加大练习力度)。30分/次,1-2次日。
可以通过测量手腕至桌面所在水平面的距离间接测量肘关节伸展的角度,距离越短即伸展角度越大,与健侧差距越小。
(4)冰敷
关节活动度练习后必须即刻冰敷15-20分,以防止肿胀。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二 初期:(2-4周)
目的:减轻疼痛;加强活动度及肌力;逐步提高关节灵活性。
1、术后2周
目的: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主动屈伸的活动量。可在被动练习后主动屈伸5-10次,并逐渐增加次数及动作幅度。2-4组/日。
(1)肱二头肌(屈肘)肌力练习一一坐或站立位,上臂保持一定的位置不使之移动,手握哑铃,拳心向上,前臂向内弯屈(即弯屈肘关节)至50-60度。保持10-15秒次,10次/组,2-4组/日。
(2)肱三头肌(伸肘)肌力练习一一坐位,上体前倾,手握哑铃,手臂伸直,于体侧向后伸直至与地面平行。保持10-15秒次,10次/组,2-4组/日。
注意:某些伸直受限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辅助伸直位的夹板或石膏托在夜间睡眠时佩带以帮助肘的伸展练习。力量练习的重量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不得有明显疼痛,可勉强完成10次即有疲劳感的重量较为适当
2、术后3-4周
目的:强化肌力及活动度练习。
肘关节的活动度练习很难有规定的进度(某些手术对角度的练习有特殊要求,术后医生会专门告知),由于组织条件不同个体差异很大,练习中的反应会有很大不同,不能盲目追求进度,在不增加关节肿胀疼痛的前提下每周可见明显进步即可。否则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中期:(5周-3个月)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灵活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随肌力水平的提高,中期以绝对力量的练习为主。
选用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20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60秒,至疲劳为止。活动度练习时,应在关节有牵拉感处持续牵伸5-10分钟,以拉伸关节周围挛缩的组织,使其逐渐延长,使关节更为灵活。此期间随运动量的增加应密切注意关节的肿、痛程
度,绝对禁止忍痛勉强练习。
四、后期:(恢复运动期4-6个月)
目的: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强化肌力,及远动中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定性。逐渐至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
此期提高最大力量,选用大负荷(完成12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8-12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90秒,至疲劳为止。术后3个月运动员可开始专项运动的基本动作练习。
※如为韧带修补手术,此期间重建的韧带尚不足够坚固,故练习应循序渐进,不可勉强或盲目冒进。且应强化肌力以保证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及安全,必要时可戴护肘或弹力绷带保护,但只主张在剧烈运动时使用。

本文是臧文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