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fraumeni综合征知多少?
今天门诊,接诊了一个非常典型的Li-Fraumeni综合征的患者,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Li-Fraumeini综合症的那些事!
Li-Fraumeni综合征是胃癌的常见的肿瘤遗传易感综合征之一。
相信看过美剧的小伙伴多少都对《实习医生格蕾》这部医疗情感剧有印象,这部剧给不少国人打开了了解西方医疗的一扇大门。在第十季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16岁的小姑娘罗伊经诊断患有骨肉瘤以及一种胸腔肿瘤。罗伊在10岁时还曾患脑瘤。她的家族有肿瘤发病史。
罗伊小小年纪就患有三种不同类型的肿瘤,这一情况促使比利医生通过DNA测序寻找罗伊患病的遗传学原因。罗伊的DNA标本经过测序分析,发现其TP53基因存在致病突变,从而确诊她患有一种名为Li-Fraumeni Syndrome的肿瘤易感综合征。 在后续治疗中,罗伊开始对治疗无效,同时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肿瘤侵入主动脉,罗伊不幸在手术中因出血而死亡。罗伊的妹妹艾瑞儿也接受了遗传检测,但起初并不愿意知道自己的检查结果。在罗伊去世后,艾瑞儿决定了解自己的检测结果,很遗憾也有TP53基因的突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角——Li-Fraumeni综合征!
在1969年,由Li和Fraumeni首次提出这种疾病,为纪念他们,故命名为Li-Fraumeni Syndrome,LFS/李-弗洛梅尼综合征.这种疾病的特征在于多发性肿瘤的早期发作,特别是软组织肉瘤、骨肉瘤、乳腺癌、脑肿瘤、肾上腺皮质癌和白血病,除此之外还与肺癌、胰腺癌、胃癌、脉络膜瘤、淋巴瘤、早发结直肠癌、卵巢癌、恶黑、Wlims瘤(婴儿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恶性胚胎肿瘤)等次常见肿瘤有关。
1990年有学者证实该病的发生与TP53基因的胚系突变有关,这是目前证实的为一个与LFS发病相关的基因缺陷。这种疾病在人群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方式进行遗传。TP53是人体内的一种抑癌基因,简单来说就是正常的TP53基因起到抑制癌发生的作用,一旦其发生突变,特别是胚系突变(即生殖细胞发生该种突变),那么该基因失去对于癌发生的抑制作用,癌基因便获得功能并最终导致癌的发生。目前现有的数据来看,一旦发生TP53胚系突变,其终身累积肿瘤风险接近100%!这么所么令人沮丧的一个事实啊!
既然这个疾病辣么阔怕,那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这个疾病咧?下面我们来讲讲这个疾病的诊断方法。
上面说到这个疾病是一个存在基因突变的遗传病,自然进行相关基因的检测发现胚系存在致病突变就可以明确诊断啦!
但问题又来了,那我又怎么知道自己需要去做这么一个检测呢?难不成所有人都去测一下TP53基因突变情况,这种广撒网的策略似乎不是很可行,毕竟基因检测还是比较贵的,而基因突变在人群中总体发生率较低,这样盲目的进行检测性价比太低太低。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依靠专家啦!
Chompret等专家在2001年提出、多次修订的Chompret标准明确了LFS基因检测的指征,如下:
a、在46岁前有LFS肿瘤谱中肿瘤(软组织肉瘤、骨肉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早发性乳腺癌、肾上腺皮质癌)的个体;
AND
b、至少有一位一级/二级亲属在56岁前有上述任何一种肿瘤(如果先证者是乳腺癌则亲属不可是乳腺癌);
AND
c、任何年龄有多发的原发肿瘤。
OR 多原发肿瘤个体(多发乳腺癌除外),其中两种属于LFS肿瘤谱,初始癌症诊断<46岁;
OR 肾上腺皮质癌个体,或脉络丛癌,或胚胎性未分化的横纹肌肉瘤,任何年龄起病,无论有无家族史;
OR 在<31岁前诊断为乳腺癌;
OR 来自已知存在TP53突变的家族。
回到我今天接诊的这位患者,她20+岁诊断为乳腺癌,3年后诊断为胃印戒细胞癌,可谓是极早发病了;她的母亲30+岁时罹患乳腺癌合并胰腺癌;外婆40+岁时罹患骨肉瘤,后因肝癌过世;姨婆因不明疾病过世,其两个子女罹骨癌和脑瘤。治疗过程中,她接受了基因检测,结果未发现BRCA1/2突变,但是发现了TP53胚系突变,结合其家族史,这个家族应该是一个典型的LFS家系。
结束之前,友情提示一下,目前的研究发现放射累积剂量对于TP53胚系突变患者有害,因此对于确诊LFS的患者,因此2018年美国NCCN指南建议行磁共振检查,尽量避免放射性检查。
本文是王江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