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金森病健康宣教
在我国,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致残性疾病。
一、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以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特征的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二、帕金森病的现状
1.中国约有300万例帕金森病患者;
2.每年新增超过10万患者,近年来帕金森病呈年轻化趋势;
3.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1.67%,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
三、帕金森病的易发人群
1、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
2、本属于老年病的帕金森病如今向年轻人伸出魔爪,“青少年型帕金森病”占发病率的3%~10%。
四、帕金森病的症状
1、运动症状
包括静止性震颤、面具脸、肘关节和腕关节屈曲、驼背姿势、肌强直、髋关节和膝关节轻度屈曲、慌张步态。
静止性震颤
肢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时出现4~6 Hz震颤(运动起始后被抑制);
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拇指与示指呈“搓丸样动作”;
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停止;
早期仅于静止时出现,随意运动可减轻或暂时停止,晚期变为经常性。
2
肌强直
本质是促动肌、拮抗肌张力的同时增高;
它有两种不同的表现:
铅管样强直:关节被动运动时,增高的肌张力始终保持一致
齿轮样强直:肌张力增高的同时合并震颤
3
运动迟缓
日常生活动作迟缓:如解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比以前缓慢许多,或者根本不能顺利完成;
小写症:不能做精细动作,表现为书写困难,缩写的字弯弯曲曲,越写越小;
面具脸:面部肌肉运动减少,面部无表情,不眨眼;
慌张步态:行走时下肢缓慢拖曳,进展加重后,步伐越来越小,越来越慢,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迈步后,就以极小的步伐向前冲去,越走越快,不能及时转弯和停步。
4
姿势步态异常
帕金森病患者的四肢、躯干和颈部肌强直呈特殊屈曲体姿——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下肢髋关节与膝关节均略呈弯曲,也有形象地称之为“猿猴姿势”。
2、非运动症状
除运动症状外,帕金森病也有以下非运动症状表现。
1 .
睡眠障碍,如日间过度嗜睡、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
2.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便秘、日间尿急、有症状体位性低血压。
3.
嗅觉减退。
4
精神障碍,如抑郁、焦虑或幻觉。
五、帕金森病的分期
临床上通常采用Hoehn-Yahr分期(H-Y分期)量表将帕金森病分为5期:
0期:无症状;
1期:单侧疾病;
1.5期:单侧,同时有躯干受累;
2期:双侧疾病,无平衡障碍;
2.5期:轻微双侧疾病,后拉实验可恢复;
3期:轻到中度双侧疾病,某种姿势不稳,可独立生活;
4期:严重残疾,仍可独立行走或站立;
5期:无帮助时只能坐轮椅或卧床。
帕金森病一旦确诊就要立即开始治疗,因为早期病情进展较快,药物治疗作为首选且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早期药物的使用对疾病治疗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帕金森病的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更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