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胡蓉 三甲
胡蓉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产科

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

1721人已读

终于怀孕了,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终于不用考虑减肥、控糖、降脂,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吃吃喝喝了。可是,到了孕26周糖耐量没过关,正式成为一名妊娠期糖尿病妈妈了,怎么办。。。

很多妈妈们一下子可能没法接受这个现实,我是不是不能吃甜食了?是不是不能吃水果了?是不是以后都是个糖尿病了?是不是要打胰岛素?宝宝以后是不是也会糖尿病?带着这些个疑问,我们来一一揭晓谜底。

1、监测血糖

首先要去医药用品商店买个血糖仪用来监测血糖。记住咯,不测量血糖的控制血糖,都是“耍无赖”。只有测了血糖,才能知道究竟控制的如何,以及是否达到标准。刚开始需要每日测7次血糖,包括空腹、午餐前半小时、晚餐前半小时、三餐后2小时、以及晚上10点钟。等到通过饮食+运动,血糖控制基本达标,而且饮食运动都比较规律,保持比较好自律性的孕妈妈,就可以逐渐减少车测量次数,先改成一天4次,包括空腹+三餐后2小时,再慢慢的减少为隔天、每周2天、每周1天。

2、饮食调整

饮食调整对孕期血糖控制尤为重要,专科医院都有专门的糖尿病营养门诊,医生和营养师会为孕妈妈制定符合个体需求的营养摄入方案。首先根据孕妈妈的身高、BMI以及活动强度计算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再换算成每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以及尽量少食多餐的原则,把总摄入量分为三餐和四次点心,并不是简单的不吃甜食和不吃水果,也不是少吃点和不吃荤菜。在专病门诊会有一些食品所含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展示,通过感性认识,了解每天可以具体吃哪些食物,分别吃多少量,并提供一些简单的食谱。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的降糖能力不同,开始的时候需要对不同的食品多加摸索。

3合理运动

饮食控制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合理的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一般建议餐后适度快走,每次40分钟左右,运动时需要心率有适度加快,但一般控制在120/分钟以内。但应避免空腹和剧烈运动,同时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耐受性决定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如果先兆早产保胎、前置胎盘产前出血、或者有其他内外科合并症不适宜运动的则不建议。此外,有些孕妈妈有游泳、瑜伽习惯的,每周1-2次的常规运动仍然可以保持。

4、胰岛素治疗

通过饮食调整和合理运动后,空腹血糖要低于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要低于6.7mmol/L。如果饮食运动治疗1-2周后,血糖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水平,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尽量模仿人体胰岛素的释放方式来稳定血糖水平。医生会根据孕妇的体重、血糖值等计算胰岛素的总量和使用方案。胰岛素不能通过胎盘,因此不用担心会影响到胎儿。孕期降糖药的使用需谨慎,但也不用担心会终身使用胰岛素,大部分的产妇产后血糖恢复正常,有的仅需要饮食控制,有的仅需要服用降糖药,就可以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

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管住嘴迈开腿,但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都会有危害。另外,40%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在几十年后,可能发展为2糖尿病,所以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依然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胡蓉
胡蓉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