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任安 三甲
任安 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放射诊断科

急性左下腹疼痛CT诊断

8903人已读

急性左下腹疼痛病因很多,常见的有左侧输尿管结石、妇科急症等,本文介绍几种相对少见且CT上有特征改变的病变。

1.结肠憩室炎:

结肠憩室是结肠壁先天性局部肠壁薄弱,肠腔压力增加,结肠壁向外凸出形成囊袋状改变。乙状结肠、降结肠多发、单发、多发均可见。80%的人无症状,肠镜或腹盆CT检查偶然发现。出现疼痛症状主要是粪石阻塞憩室入口造成急性憩室炎所致。憩室炎可发展成穿孔、局部腹膜炎、脓肿、周围组织、器官瘘等并发症。CT对憩室炎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9%。CT表现为肠壁增厚,周围炎症。憩室炎可继发脓肿、腹膜炎、瘘道等并发症。

mmexport1586601907605.jpg


2.便秘性结肠炎:

老年、长期卧床者慢性长期便秘导致肠腔内粪块嵌塞,压迫肠壁造成肠炎,在直肠、乙状结肠中多见, 严重者可造成肠壁坏死和穿孔。CT表现典型:1.巨大粪块;2.肠壁增厚; 3.肠壁周围渗出,粪便经肠壁局部缺损膨出、肠周出现气泡提示肠穿孔可能。

mmexport1586601873936.jpg


3:肠脂垂炎和网膜梗塞:

肠脂垂炎和网膜梗塞:肠脂垂是沿结肠袋两侧分布的许多小脂肪突起,乙状结肠较多。肠脂垂扭转可造成局部缺血引起炎症。正常的肠脂垂CT上无法看到。肠脂垂炎典型CT表现是;结肠旁脂肪密度结节,边缘局限增高(腹膜炎症增厚可能),伴有中心高密度灶(血栓可能)。

网膜梗塞可能的原因有肥胖、创伤、近期手术史或剧烈活动等。CT表现:网膜不均匀密度脂肪肿块。与肠脂垂炎相比,两者CT表现类似,前者病灶范围大(大于5cm),无中心密度增高灶。两者不易区分时可统称为“腹腔局灶性脂肪坏死”。肠脂垂炎多发生在左下腹,网膜梗塞多见右上及下腹。

肠脂垂炎和网膜坏死是自限性疾病,保守治疗即可。CT检查可明确诊断,避免过度治疗

mmexport1586601948745.jpg

mmexport1586601926938.jpg

mmexport1586601959488.jpg


4.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在左半结肠发生率相对高。平扫CT表现主要为间接征象:如肠壁增厚,肠腔扩张等,直接征象需做增强CT(CTA), 肠系膜动脉或静脉内可见血栓栓子,表现为血管内充盈缺损。肠壁、肠系膜和门脉内积气是急性肠壁缺血坏死的特征性改变。

mmexport1586601970142.jpg


5.腹膜后或腹直肌鞘血肿:

腹膜后血肿分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血肿。自发性腹膜后或腹直肌鞘血肿相当一部分与服用抗凝药物有关。CT可见病变部位高密度液性肿块,有时可见液平面。增强扫描可发现活动性出血并籍此假性动脉瘤鉴别。

mmexport1586601980041.jpg

mmexport1586601997216.jpg

CT能发现大多数急性左下腹疼痛的病因,如果临床怀疑妇科急症应首选超声检查。


任安
任安 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放射诊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