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祥瑞 三甲
王祥瑞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疼痛科

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综合症

3488人已读

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综合症(PDS)


一:定义和询证研究

1:术语“椎间盘切除术后综合症”是指:手术切除腰椎间盘后因为脊椎节段结构改变失稳和瘢痕粘连引发的所有持续和严重的症状。


2:其他同一概念术语

“髓核 切除术后综合症”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

“背部手术失败综合症”

“椎间盘切除抽吸术后综合症”


3:并不是手术操作有失误才产生该综合症,即使前次手术顺利,该综合症也可以逐渐出现。

后路椎间盘镜和椎间孔镜手术也可以出现该综合症

如果前次术中意外出血多或硬膜囊和神经根有损伤,该综合症更容易出现。

出不出现该综合症无法在术前预知!

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都表明,所有切除腰椎间盘手术中,有3% ―14%的患者后来都发展出比较严重的术后综合症,症状顽固,治疗困难,以至于再手术。


二:临床特征:

1:顺利完成的手术,常常有一个月或几个月无症状期,也或轻微症状,然后才出现典型PDS症候群。在出现症状之前首先是瘢痕变硬,期间病人会表现为腰部的酸楚无力感,随着活动量增加,逐渐出现不稳定和神经症状。

2:手术中有大量出血和硬膜囊或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的患者,术后常常立即出现症状,并很快发展成为PDS症候群。

3:术中除了切取椎间盘外一并对部分椎板或关节突,椎体骨赘以及黄韧带,硬膜外脂肪进行处理的患者发生PDS症候群的比率明显高出单纯椎间盘切除的患者。

4:典型症候群:

通常双侧混合神经根症状或假性神经根症状,而且出现多个神经根混合不清的症状表现。

双侧啦赛格或反拉塞格阳性

无法身体前倾或无法在腿部伸展时保持坐姿

大部分病人存在间歇跛行等椎管狭窄症状

如果病人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灼性神经痛等严重神经损害,就确定不是PDS,而是手术本身导致的。因为虽然神经被瘢痕结渧组织缠绕,但它们并没有被切断。在所有PDS患者跟踪调查中至今尚没有发现由于瘢痕引发的马尾综合症病例。

任何大幅度运动都会扭曲牵拉神经并导致发炎肿胀出现症状,以至于病人不能久坐,久站,久卧,久行,行为能力严重下降。

随着后路盘镜和脊柱内镜等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开展,PDS症候群也有了单侧神经根症状出现,表现为单侧椎间孔狭窄症状。

脊髓造影会发现神经根袖被阻断和硬膜外腔的狭窄

CT,MRI显示硬膜外腔瘢痕


三:可能的原因和病理


1:无论何时或何种入路进行椎间盘组织切除,运动节段都有两个重要变化

瘢痕 和 不稳定

2:由于失去椎间盘组织,和部分椎板关节突关节,椎间高度会丢失,关节突关节运动出现异常,并出现运动节段“松弛”;

手术部位出现瘢痕粘连。

3:虽然“不稳定”可能是轻度的,但因为是手术后短时间内出现,脊柱对新的运动方式没有适应的时间,就会导致症状出现,症状发生后由于运动节段扭曲进一步加重不稳,形成恶性循环。

4:瘢痕粘连缠绕神经周围,固定神经位置,从根本上改变了运动节段的状态,使运动节段不能完成有效运动。

5:瘢痕内的“微小突出”,也会引发不可预知的神经症状。

6:神经周围的脂肪和黄韧带缺失,不能为神经简单的运动提供“减震”


四:预防和病程

1:没有证据证明手术中在神经周围使用类固醇,玻璃酸钠,或明胶海绵薄膜有减少瘢痕和粘连的积极作用。

2:减少瘢痕粘连的可靠方法是使手术和暴露范围尽可能缩小,并尽可能无创伤。

3:不损伤硬膜外脂肪,或术中填塞脂肪垫有减少粘连性瘢痕作用。

4:手术部位精准定位,尽量做到靶点手术,可以减少“PDS”发生。

5:椎间盘脱出疾病的自然病程有随移位椎间盘组织自发性收缩和受累神经根的适应性改变的特点。如果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当初严重的症状会显著改善,有时甚至治愈。在使用保守治疗时 PDS症候群不会发生!


五:治疗

1:严重症状最有效的方法是局部注射,硬膜外腔神经根的周围注射类固醇疗效优于全身用药!

2:急性疼痛期按摩和牵引常常使症状加重!

3:背部固定器有改善症状作用。

4:如果没有瘢痕中的再突出.大部分PDS病人随着时间推移症状会减轻。

5:再手术仍有4%―10%的病人存在比较严重症状。


六:重要的提示

如果没有严重的、急性的神经损伤出现,而且手术指证存疑,那么就不要给患者实施“椎间盘切除手术”。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王祥瑞
王祥瑞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