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福祥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龙华区妇幼保健院
儿童神经康复科
斜视性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综合征
3319人已读
概述
斜视性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综合征,于1962年首次报道的,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年发病率1/1000万,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常伴有肿瘤,在儿童时期发病常伴神经母细胞瘤,成人发病主要由肺癌及乳腺癌引起,其次为子宫颈癌,卵巢癌,淋巴瘤等,故由称为副肿瘤斜视性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综合征。该病还可见与病毒感染后引起脑炎,血管疾病,多发性硬化,HIV感染,外伤及中毒性脑病。
临床表现
该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波动性进展。病变主要累及脑干和小脑。临床症状表现为双眼在水平、旋转和垂直方向的快速共轭摆动,呈持续的无序性,在眼球随意运动或需要固定时加重,有时伴有躯干、四肢、头面部的肌阵挛,共计失调和及脑干广泛性的损害,是本病特征性表现。斜视性眼阵挛可以作为单一的症状,也可作为特殊症状与其他症状,肌阵挛、共济失调综合征,构音障碍一并发生,也有报道恶心和或呕吐可以是OMA的首发症状。
辅助检查:
OMA的血清和脑脊液中科检测到抗-ri抗体存在。CT扫描无异常发现。MRI检查有时可见脑干部异常信号。脑脊液检查可发现轻度脑蛋白增高,可伴有寡克隆区带阳性,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阳性。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