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化学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乙肝患者如何管理?
慢性HBV感染者接受肿瘤化学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可能导致HBV 再激活,重者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20%- 50% 的HBsAg阳性、抗-HBc阳性肿瘤患者,8%-18% 的HBsAg阴性、抗-HBc阳性肿瘤患者,在抗肿瘤治疗后发生HBV再激活。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乙型肝炎再激活发生率。建议选用强效低耐药的ETV、TDF 或TAF治疗。
所有接受化学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起始治疗前应常规筛查HBsAg、抗-HBc。HBsAg阳性者应尽早在开始使用免疫抑制剂及化学治疗药物之前(通常为1周)或最迟与之同时应用NAs抗病毒治疗。
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若HBVDNA 阳性,也需要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如果HBVDNA阴性,可每1~3个月监测ALT 水平、HBVDNA 和HBsAg,一旦HBVDNA或HBsAg转为阳性,应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若使用B 细胞单克隆抗体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BV再激活风险高,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应用化学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CHB或肝硬化患者,NAs抗病毒的疗程、随访监测和停药原则与普通CHB或肝硬化患者相同。处于免疫耐受和免疫控制状态的慢性HBV感染患者,或HBsAg阴性、抗-HBc阳性、需要采用NAs预防治疗的患者,在化学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束后,应继续ETV、TDF 或TAF治疗6-12个月。对于应用B 细胞单克隆抗体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免疫抑制治疗结束至少18个月后方可考虑停用NAs。NAs 停用后可能会出现HBV复发,甚至病情恶化,应随访12个月,其间每1-3个月监测HBVDNA。
注:文章摘选自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 年版)。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