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谢正元 人已读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根源在于这1点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它是胃部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
要知道,胃内容物中含有胃酸、胆汁以及各种消化酶,它们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
其直接原因,是控制胃部与食管相连的贲门松弛。但导致贲门松弛的间接原因却有很多,如肥胖、过饱、感染幽门螺杆菌等。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这3大类,哪怕只现一个,也得注意
(1)典型症状
酸液反流和烧心,即胸部有烧灼感(胃灼热),有时会蔓延到喉咙,嘴巴里有酸味;
(2)非典型症状
胸痛、吞咽困难、吞咽疼痛、消化不良、上腹痛、恶心、早饱、腹胀、嗳气(打嗝)等;
(3)其他可能引起的疾病或症状
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咽喉炎、癔球症(咽部不适如异物感、棉团感或堵塞感)等。
胃食管反流不管不顾,这3大问题易上身
病程较长或病情严重者可能发生以下并发症:
(1)食道狭窄
接触酸导致的食管细胞的损伤会形成瘢痕组织。疤痕组织会使食物通道变窄,导致吞咽困难。
(2)食管溃疡
胃酸会严重侵蚀食道中的组织,导致食管溃疡。食管溃疡可能会流血,引起疼痛和吞咽困难。
(3)巴雷特氏食管(癌前病症)
在巴雷特氏食管中,食管下部的组织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与食管癌的风险增加有关。虽然最终患癌症的风险很低,但医生可能会推荐定期做内窥镜检查来寻找食管癌的早期预警信号。
数据显示,病程较长且病情较重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发生食管腺癌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明显增高。
这3类人很容易得胃食管反流,如果你是,要多加注意
(1)肥胖者
研究表明肥胖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腰围、体重超标均会导致个体更易患胃食管反流病,且更易发生糜烂性反流病和 Barrett's 食管。
BMI过高还会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的风险。
(2)孕妇
妊娠导致腹内压力增加,且妊娠剧吐可导致胃内容物反流,所以孕期妇女较常出现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如烧心、反酸等,症状可能开始于妊娠的早、中、晚期,并于生产后自行缓解。
(3)婴幼儿
婴幼儿反流属正常现象,在极少数情况下,婴幼儿胃食管反流可能是某种疾病的迹象,比如过敏、消化系统阻塞或胃食管反流病(GERD)。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该怎样自我护理?做全这7点,保你健康
(1)保持健康体重
腹部脂肪过多会向上挤压胃部,并导致胃酸回流到食道。超重(BMI>25 kg/m2)或近期体重明显增加的患者应采取加强锻炼和调整饮食等方式减轻体重;
(2)避免紧身衣服
腰部过紧的衣服会对腹部和食管下端括约肌施加压力。
(3)避免引起胃灼热的食物和饮料
如高脂或油炸食品、番茄酱、酒精、巧克力、薄荷、大蒜、洋葱、咖啡因、酸辣刺激食物等;
(4)避免服用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的药物
如:抗胆碱能药、镇静药、茶碱、孕酮或含孕酮的避孕药、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等;
(5)戒烟戒酒,规律饮食,少量多餐;
(6)饭后不要躺下
吃饭后至少等待三个小时才能躺下或睡觉。
(7)抬起床头
夜间症状为主的患者要注意睡前 2~3 小时避免进餐,床头垫高 20 cm~30 cm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