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7-24个月)如何添加辅食
对于7~24月龄婴幼儿, 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 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 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与此同时, 7~24月龄婴幼儿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发育、 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能力的发展, 也需要其有机会通过接触、 感受和尝试,逐步体验和适应多样化的食物, 从被动接受喂养转变到自主进食。这一过程从婴儿7月龄开始, 到24月龄时完成。
一.继续母乳喂养, 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
【提要】 母乳仍然可以为满6月龄 (出生180天) 后婴幼儿提供部分能量, 优质蛋白质、 钙等重要营养素, 以及各种免疫保护因子等。继续母乳喂养也仍然有助于促进母子间的亲密连接, 促进婴幼儿发育。因此7~24月龄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 需要以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婴儿满6月龄时, 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善, 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物。同时, 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 味觉、 嗅觉、 触觉等感知觉, 以及心理、 认知和行为能力也已准备好接受新的食物。此时开始添加辅食, 不仅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 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 并促进其感知觉、 心理及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
?【关键推荐】
⑴婴儿满6月龄后仍需继续母乳喂养, 并逐渐引入各种食物。
⑵辅食是指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种性状的食物。
⑶有特殊需要时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辅食添加时间。
⑷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婴幼儿, 应选择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二.从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 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
【提要】7~12月龄婴儿所需能量约1/3~1/2来自辅食, 13~24月龄幼儿约1/2~2/3的能量来自辅食, 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来自辅食的铁更高达99%。因而, 婴儿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铁的高能量食物, 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 肉泥等。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入其他不同种类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营养素。
◆辅食添加的原则: 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 由少到多、 由稀到稠、 由细到粗, 循序渐进。
从一种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 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 肉泥等, 逐渐增加食物种类, 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 如烂面、 肉末、碎菜、 水果粒等。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应适应2~3天,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呕吐、 腹泻、 皮疹等不良反应, 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
?【关键推荐】
⑴随母乳量减少, 逐渐增加辅食量。
⑵首先添加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富铁的泥糊状食物。
⑶每次只引入一种新的食物, 逐步达到食物多样化。
⑷从泥糊状食物开始, 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⑸辅食应适量添加植物油。
三.提倡顺应喂养, 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提要】 随着婴幼儿生长发育, 父母及喂养者应根据其营养需求的变化, 感知觉, 以及认知、 行为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顺应婴幼儿的需要进行喂养, 帮助婴幼儿逐步达到与家人一致的规律进餐模式, 并学会自主进食,遵守必要的进餐礼仪。父母及喂养者有责任为婴幼儿提供多样化, 且与其发育水平相适应的食物, 在喂养过程中应及时感知婴幼儿所发出的饥饿或饱足的信号, 并作出恰当的回应。尊重婴幼儿对食物的选择, 耐心鼓励和协助 婴 幼 儿进食 ,但绝不强迫进食。父母及喂养者还有责任为婴幼儿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 保持进餐环境安静、 愉悦, 避免电视、 玩具等对婴幼儿注意力的干扰。控制每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父母及喂养者也应该是婴幼儿进食的好榜样。
?【关键推荐】
⑴耐心喂养, 鼓励进食, 但决不强迫喂养。
⑵鼓励并协助婴幼儿自己进食,培养进餐兴趣。
⑶进餐时不看电视、 玩玩具, 每次进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
⑷进餐时喂养者与婴幼儿应有充分的交流, 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
⑸父母应保持自身良好的进食习惯, 成为婴幼儿的榜样。
四.辅食不加调味品, 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
【提要】 辅食应保持原味, 不加盐、 糖以及刺激性调味品, 保持淡口味。淡口味食物有利于提高婴幼儿对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 减少偏食挑食的风险。淡口味食物也可减少婴幼儿盐和糖的摄入量, 降低儿童期及成人期肥胖、 糖尿病、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强调婴幼儿辅食不额外添加盐、糖及刺激性调味品, 也是为了提醒父母在准备家庭食物时也应保持淡口味, 即为适应婴幼儿的需要, 也为保护全家人的健康。
?【关键推荐】
⑴婴幼儿辅食应单独制作。
⑵保持食物原味, 不需要额外加糖、 盐及各种调味品。
⑶1岁以后逐渐尝试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五.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
【提要】 选择新鲜、 优质、 无污染的食物和清洁水制作辅食。制作辅食前须先洗手。制作辅食的餐具、 场所应保持清洁。辅食应煮熟、 煮透。制作的辅食应及时食用或妥善保存。进餐前洗手, 保持餐具和进餐环境清洁、 安全。婴幼儿进食时一定要有成人看护, 以防进食意外。整粒花生、 坚果、果冻等食物不适合婴幼儿食用。
?【关键推荐】
⑴选择安全、 优质、 新鲜的食材。
⑵制作过程始终保持清洁卫生,生熟分开。
⑶不吃剩饭, 妥善保存和处理剩余食物。
⑷饭前洗手, 进食时应有成人看护, 并注意进食环境安全。
本文是鲁文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