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姜海涛 三甲
姜海涛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三叉神经痛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风险大吗?

1536人已读

过度担心手术风险,不敢接受手术治疗。虽然许多病人都会因为剧烈疼痛而迫切要求治愈疾病,但一提到手术总是担心害怕,最终往往不敢接受手术治疗,尤其是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更是如此。
其实,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非常成熟的手术技术,手术并不是在大脑内部进行操作,而是在脑组织与颅骨之间的蛛网膜下腔内进行手术,因此手术的风险是相当低的。
尤其是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手术疗效明显提高,而且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目前国际上根治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案。当然,并非所有的患者都必须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一般的治疗原则是:对于疼痛相对较轻的患者我们首先应用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治疗;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全身状况不太适合施行全麻的病人,建议在药物治疗无效时首先选择射频治疗,这样虽然不能根治三叉神经痛,但可以在一定时期内缓解疼痛;对于疼痛剧烈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应当首选微血管减压手术根治三叉神经痛。所以,应当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条件和疼痛严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病急乱投医、误信所谓“偏方、秘方”。
很多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由于多年饱受三叉神经疼痛病症的折磨,又经多方治疗无效,正所谓病急乱投医,结果往往误信一些所谓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偏方、祖传秘方”,结果钱没少花,疼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致使终生遗憾。曾经有一位韩先生,8年前患上了三叉神经痛,经卡马西平、针灸等治疗均未见效,后来听说山西有一大夫可以治疗本病,一针见效,便从老家赶过去,谁知不但疾病没有治愈,回家没几天便发现嘴巴变歪了,经当地医院确诊为周围性面瘫,其实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提醒所有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应当树立科学的就医思想和求医方法,最可靠的途径就是到正规的医院前去就诊,即便想通过网络来了解有关的治疗信息,也应当关注大型医疗机构提供的信息,对于私人或纯广告类的诊疗信息应当谨慎面对。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
手术风险如何降低到最小?
对于部分三叉神经痛患者而言,其致病原因不是血管压迫,而是桥小脑角区占位的压迫所致,因此就需要初次就诊的患者先进性CT/核磁检查,排查颅内占位病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核磁共振薄层扫描,可以清晰的找到责任血管与神经是否产生骑跨现象,判断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原因,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条件。
而术中电生理监测就像一个身份认证系统,手术中在对“责任”血管进行减压操作时,监测系统实时观察患者异常波的情况,减少了寻找血管的时间,极大的减少了对相关神经的骚扰,也就减少了像听力损失、面瘫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多模态影像融合与3D打印技术
此技术利用多模态影像数据配准融合和三维重建的方法构血管神经结构,可以直观地显示血管同神经及脑干的关系,常见的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以及椎基底动脉。常规的术前颅神经显像检查,临床医生可获得有效的信息往往欠缺较多,多模态技术可以让术者更直观的、准确的对有无神经血管压迫及责任血管压迫部位及特点做出判断,对手术策略制定及术中寻找责任血管提供重要信息,从而减少术中寻找责任血管的手术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同时打印3D模型,可用于模拟手术操作,此技术对于我院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手术医生的选择至关重要
除先进的医疗设备外,手术医生的选择至关重要,从2008年开始,近10年的时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姜海涛教授带领团队克服了传统观念的巨大阻力,帮助近千名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患者摆脱病痛。从传统技术改进、新技术立项到神经外科相关器械和仪器的改造更新,在大量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技术特色,形成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规范化及管理流程,对我院及神经外科技术发展有重要意义。

姜海涛
姜海涛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