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发表者:王子良 人已读
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是所有年龄组中最常见的乳腺癌亚型。据估计,在乳腺癌的女性中,60%-75%为HR+乳腺癌,其中65%的女性患者肿瘤同时表达孕激素受体。内分泌治疗是HR+乳腺癌辅助及晚期治疗的主要手段。近几十年来,内分泌治疗药物不断创新与发展,从最早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药物治疗,到芳香化酶抑制剂(AI)时代的建立,治疗模式在不断变迁。
AI未出现之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一直是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的“黄金标准”。虽然他莫昔芬用于HR+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有明显的获益,但是许多患者还是出现了对他莫昔芬的耐药性和复发性疾病。此外,他莫昔芬还与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有关,包括血栓栓塞和脑血管事件以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增加。
阿那曲唑的上市历史
阿那曲唑是第三代AI,最早于1995年在美国上市,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晚期乳腺癌,自1999年在中国获批上市以来,已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接受用来治疗绝经后的HR+乳腺癌患者。阿那曲唑在华上市,为我国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增添新选择,也为我国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内分泌治疗选择,同时开启了我国乳腺癌患者采用第三代AI药物治疗的大门。21世纪初,为了弄清楚阿那曲唑和他莫昔芬在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究竟“孰优孰劣”,ATAC研究开启了长达十年的探索。
新适应证获批,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临床实践改变
ATAC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大型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试验,共纳入了9366例可进行手术治疗的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评估比较他莫昔芬与阿那曲唑单用、阿那曲唑联合他莫昔芬用于辅助治疗的5年疗效和安全性。
2002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初步结果显示,中位随访33.3个月。阿那曲唑组的3年无病生存(DFS)率显著高于他莫昔芬组(89.4% vs 87.4%,HR 0.83 ,p = 0.013);在激素受体阳性患者(7839例,84%)的亚组中,也观察到阿那曲唑可改善无病生存。同时,阿那曲唑组的对侧乳腺癌发生率显著低于他莫昔芬组。
此外,在子宫内膜癌、阴道出血和分泌物增多、脑血管事件、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和潮热方面,阿那曲唑的耐受性优于他莫昔芬。
随后,2003年的第八届圣加伦(St. Gakken)国际乳腺癌会议上发布的中位随访47个月的数据也显示,阿那曲唑辅助治疗绝经后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尤其是对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他莫昔芬,不良事件发生也明显少于他莫昔芬。
基于上述结果,2004年,阿那曲唑用于绝经期后妇女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的新适应症在我国获批,且免于在国内进行临床研究。这促使我国早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实践发生改变。
20年来,阿那曲唑的临床实践改变了我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格局,为众多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生存改善。尤其是阿那曲唑纳入医保后,乳腺癌患者的经济负担得以大幅减轻,更多患者从中切实获益。
目前,AI已经取代他莫昔芬成为新的绝经后HR+乳腺癌患者标准治疗方案。ATAC试验也首次证实了长期应用阿那曲唑所带来的后续获益,我们应该强调长期规范应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性。作为乳腺癌早期辅助治疗的里程碑试验,ATAC试验10年随访结果进一步确立了5年阿那曲唑治疗用于HR+绝经后乳腺癌初始治疗的依据,确定了芳香化酶抑制剂作为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标准方案的地位。
阿那曲唑的适应症及用法用量
适应症:①适用于绝经后妇女的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对雌激素受体阴性的病人,若其对他莫昔芬呈现阳性临床反应,可考虑使用本品。
②适用于绝经后妇女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③适用于曾接受2-3年他莫昔芬辅助治疗的绝经后妇女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成人(包括老年人):口服。每日一次,每次一片(1mg)。
本文是王子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