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专题(3):药物相关性颌骨炎潜在风险患者的口腔(牙齿)临床治疗原则(一)
摘要:药物相关性颌骨骨髓炎(MRONJ)是应用抗骨吸收药物或抗血管生成药物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可以出现颌面部软组织炎症、颌骨骨折,可严重干扰口腔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与MRONJ发病明确相关的风险因素可以分为三类:1)可以引起颌骨坏死的抗骨吸收药物和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2)药物所治疗的疾病(肿瘤疾病和非肿瘤疾病);3)口腔(牙齿)治疗的措施和时机。本章以意大利口腔病理和药物协会提出的治疗原则为基础,提出在不同用药阶段(用药前、用药中、用药后)预防MRONJ发生的口腔(牙齿)治疗原则。口腔医生和患者了解并运用这些治疗原则,有利于预防MRONJ发生。同时,口腔医生还需要与肿瘤科、骨科、风湿科等多学科医生携手,利用多学科协作机制,共同拟定预防和治疗MRONJ的措施,提高患者原有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或降低MRONJ的发生。
一、多学科协作应贯穿患者用药全周期
MRONJ是一种相对少见,但临床症状严重的药物并发症。其特点为应用抗骨吸收药物或抗血管生成药物后,患者出现进展性颌骨骨质破坏。近年来,受益于MRONJ的研究进展,规范处理局部风险因素(如牙周炎、牙髓炎、根尖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等炎症性疾病)可实现预防MRONJ的目的。预防性牙齿治疗的最终目标即消除口腔局部风险因素,保持口腔健康,并益于原发疾病的治疗。这种就需要在患者用药全周期(用药前、用药中、用药后)进行有效干预。
在2003年和2004年最早关于MRONJ的文献报道中,学者发现MRONJ的患者中有很多人有拔牙史。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牙齿周围及种植体周围的感染性炎症是MRONJ发生的重要局部因素,而这也是进行拔牙或去除种植体的主要原因。牙周疾病与MRONJ发病两者间的相关性已经被广泛证实,如细菌沿牙周袋侵袭是感染牙槽骨的主要机制。牙周袋中的牙龈牙龈卟啉单胞菌及IgG产物可以加速骨转换(bone remodeling)活动,且可加重炎症状态,而这种改变会减弱牙周组织的愈合能力,最终引起MRONJ的发生。因此,重度牙周炎预后极差,而拔牙也就成了唯一的解决方法,而拔牙又被认定为是MRONJ的激发事件(trigger for the development),许多口腔临床医生因顾虑MRONJ的风险不愿进行治疗(图1)。
图1 拔牙操作可促使慢性牙周炎患者快速进展为药物相关性颌骨骨髓炎
许多研究证实在用药前进行口腔科筛查并处理口腔疾病可显著减少MRONJ的发生。2009年,有学者采用这种策略后,发现MRONJ的发生减少了1/3。2018年,美国斯隆凯特纪念医院进行化疗前口腔科评估(Premedication dental evaluation, PMDE)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经PMDE处理的872患者仅有8例发生MRONJ(0.9%),而对照组1344例患者中有141例发生MRONJ(1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开始用抗骨吸收药物或抗血管生成药物前,临床医生有义务向患者交代用药后出现MRONJ的风险。同时,他们还应该建议患者到口腔科进行相关的口腔检查及治疗,以起到预防MRONJ发生的目的。患者到口腔科的就诊应该贯穿全用药周期,包括用药前、用药中和用药后。口腔科医生应该准确评估发生MRONJ的风险因素,同时尽可能消除这些风险因素。同时口腔科医生应该向患者宣教,交代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因此,维持口腔健康、消除口腔局部风险、发现MRONJ早期症状这三者是预防MRONJ的有效措施。
二、MRONJ风险因素
对于专注于初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的口腔科医生而言,必须要充分认识下面介绍的三方面MRONJ风险因素。
引起MRONJ的药物:抗骨吸收药物(AR)或抗血管生成药物(AA)
抗骨吸收药物:主要有两类。1)二膦酸盐药物,可抑制骨代谢和骨转换。这类药物在血液循环内的半衰期约0.5-2小时,但其与骨组织结合后,可长期存在。有报道说可存在10年以上,这主要和骨转换的速度有关。2)地诺单抗(Denosumab),是单克隆抗体,与RANKL结合后造成破骨细胞无法分化成熟、失功能和凋亡。其半衰期一般为25-30天。
抗血管生成的药物中可引起MRONJ的药物包括VEGF抑制剂(贝伐珠单抗)、酪氨酸及酶抑制剂(TKIs,如舒尼替尼、安罗替尼)和雷帕霉素靶点抑制剂(mTOR,依维莫司)。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可通过抑制肿瘤内血管生成达到治疗目的。这些药物和地诺单抗一样,其半衰期比较短,如依维莫司0.5小时,贝伐珠单抗大约3周。
2.不同风险的患者:肿瘤疾病和非肿瘤疾病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肿瘤患者发生MRONJ的风险远大于非肿瘤患者。肿瘤患者发生MRONJ的发生率约为0.2%~6.7%;而非肿瘤患者(以骨质疏松为主)的发生率则非常底,通常认为低于0.4%。但由于骨代谢疾病的患者人数众多,因此在MRONJ整体患者中约有40%为非肿瘤患者。
3.牙齿治疗的具体措施和治疗时机
预防性牙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并消除口腔局部风险因素。在牙科治疗的预防受益和MRONJ发生风险之间如何进行平衡非常困难(表1)。下面将牙科治疗的内容按引起MRONJ的风险分为三类:a必需治疗(indicated),即不处理意味着发生MRONJ风险极高;b尝试治疗(possible),即不处理也可能是安全的;c避免治疗(contraindicated),即处理后极有可能引起MRONJ。
图2 牙科治疗的内容按引起MRONJ的风险分为三类:必需治疗、尝试治疗和避免治疗
关于牙齿治疗的时机,可以分为化疗前口腔(牙科)治疗和化疗中口腔(牙科)治疗。在患者化疗前,口腔科医生应该仔细检查患者口腔状况,并做影像学检查(肿瘤患者尤其要做),以便评价患者牙周状态,并设计治疗方案,该方案应该结合患者疾病状态,并与肿瘤医生(或内科医生)进行商讨。如果患者已经开始化疗,则归为化疗中口腔(牙科)治疗,其治疗原则为评估口腔状态,并将口腔局部风险因素降至较低水平。
同时需要提醒患者注意的是,患者在获得专业咨询意见后,日常仍需要保持口腔卫生,一旦有临床不适或MRONJ症状,应该尽早就医。下面将具体讨论不同患者(肿瘤疾病和非肿瘤疾病)化疗前口腔(牙科)治疗和化疗中口腔(牙科)治疗的内容。同时,基于以上不同的牙科治疗分类(必要、尝试和避免治疗),进一步讨论有创性治疗和非创性治疗(表2和3)。
本文是郭玉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