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样的腺样体肥大不用做手术?
腺样体又称增值体或咽扁桃体,是位于鼻咽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淋巴组织,正常情况下,儿童2~6岁时增生最显著,10~12岁左右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
若腺样体增生,并引起相应症状者称为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最主要的危害是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OSA可以影响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出现多种并发症。
临床可表现为睡眠期间的打鼾、张口呼吸、呼吸暂停、鼻翼扇动、汗出过多、遗尿及体位异常;若长期的张口呼吸,还可以导致“腺样体面容”,耳痛、耳闷胀感及听力下降、咽痛等症状且久治不愈。严重者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多动障碍,焦虑,抑郁等症状。
是否做手术一方面是要看主观的症状,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各种表现是否反复出现,另一方面就是看客观指标,客观指标,包括鼻内镜检查,鼻咽侧位片检查,鼻咽部的CT检查及多导睡眠监测。金标准是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每小时小于5次,最低血氧大于92%就可以不手术;如果暂时不想做睡眠监测,那么就要鼻咽侧位片或者鼻内镜检查结果再结合症状来看,症状不明显,腺样体堵塞后鼻孔小于76%,A/N小于0.7就不用做手术。
无论做不做手术都应该中西医结合治疗,平时预防感冒、避免接触过敏原、合理饮食,如减少甜食及油腻食物的摄入,减少或尽量避免二手烟的吸入。锻炼身体、控制体重。西医方面应用激素、抗过敏药等对症治疗,而中医方面治疗本病有独特的疗效,中医方法包括中药熏蒸,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舌、脉象,进行中医辩证,结合内镜、睡眠监测,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遣方用药。
中医治疗不仅可使一些患儿腺样体体积缩小,改善症状,避免手术。即使选择手术,在等待手术的时间里也可以用中药治疗改善患儿的症状,减轻患儿的痛苦,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还可使复发的患儿避免二次手术,还可以根据中医治疗的效果,前瞻性预测手术治疗的效果。
本文是刘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