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法刚 三甲
王法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整形美容外科

影响太田痣治疗效果的几点因素

2817人已读

太田痣目前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一般经过几次治疗,都可以去除。但也会有一些因素,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波长、脉冲宽度?

太田痣颜色可为褐色、青灰、蓝、黑或紫色,目前治疗太田痣常用Q1046nm和Q755nm??两种波段激光,对不同波长单独或联合应用的疗效并未在临床上获得一致看法,不同波长(694nm、755nm、1 064nm)治疗太田痣据报道有相似疗效,而有些学者认为:Q开关755nm激光组疗效>Q开关1 064nm激光组>混合组。Kono和Colleagues曾报道使用调Q Nd:YAG激光治疗儿童太田痣与红宝石激光相比副反应少且治疗次数少。波长755nm激光对黑色素的吸收率要高于1064nm激光,但其波长较短对皮肤的穿透深度要明显短于1064nm激光;此外,1064 nm激光对血红蛋白和水分子的吸收均要高于755nm激光,因此对皮肤周围组织的损伤要比755nm激光大。临床上有人先使用755nm激光治疗去除真皮浅表和中层的异常黑素细胞后,再用1064nm激光治疗,既可以继续有效的改善755nm激光无法改善的真皮深层异常黑素细胞,又可减少1064nm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减少副反应。邓军等也比较了755nm和1064nm的不良作用,发现单755nm组中有30.43%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单1064nm组中有7.14%发生皮肤局限性点状瘢痕,认为交替755nm和1064nm可以避免连续多次用调1064nm激光造成的皮肤萎缩(甚至点状瘢痕),又避免了多次755nm激光治疗造成的皮肤色素沉着。脉冲宽度即激光发射的间隔时间,减小脉冲宽度能提高使用的能量极限波长和脉冲宽度两参数的有效结合可使激光选择性破坏真皮黑素小体及黑素细胞,使之碎裂成极小的微粒状以便被吞噬,达到清除目的。?


2、光斑大小和能量?

激光治疗前需对光斑大小和能量进行调节。光斑大小和能量的选择对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小光斑效率低,易引起皮肤质地改变;大光斑可明显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但光斑太大会减低能量。能量密度应根据病变颜色、部位及患者年龄、性别、皮肤类型及对激光的反应等具体情况而定。以能打出轻度点状出血样反应的最大光斑为准,光斑小、能量大,容易使局部皮肤肤质发生点状凹陷。能量的大小与其效果也有密切联系,建议采用较低的能量(4.5J/cm2)比较高的能量(7.5J/cm2)更可取。因为高能量能产生较多的不利影响,如:皮肤质地改变或产生瘢痕以及增加炎症后色素沉着的程度等。目前通常选择能量为5J/cm2就能取得较好疗效,尤其是那些以往被认为难以治疗的色素密集的皮损区域。?


3、治疗次数?

激光治疗太田痣常需多次治疗,一次治疗常常只能破坏一部分黑素细胞。研究表明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痊愈率明显增高。经一次治疗后绝大部分病例色素无明显变化,治疗2~3次后,大部分病例色素开始变淡,显效多见于治疗3次后,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治疗效果会更加明显。


4、治疗间隔时间?

激光治疗后需要一定的间隔时间才能进行第二次治疗。因为治疗后皮损处被击碎的黑素颗粒并不能立即被清除,需要一段时间通过机体的防御系统将其代谢。通常每次治疗间隔时间应为?3~6个月,间隔时间过短会影响治疗效果,5~6个月的治疗间隔对大多数患者是最佳时间,但尚需根据患者皮损处皮肤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存在皮肤炎症等禁忌证时应延期治疗)。?


5、年龄、性别与疗效关系

有报道太田痣激光治疗效果男性优于女性,其原因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与男女患者全身状况、内分泌、皮肤类型等有关,且年龄也与疗效有关,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越能缩短治疗次数。这是因为幼儿皮肤薄,皮损表浅,且新陈代谢更旺盛。但尚存争议,有统计分析认为:年龄与疗效无绝对关系。


6、皮损特点、部位与患者肤色

众所周知太田痣变化主要体现在颜色上,从褐色、青、蓝、紫到黑色,主要是因为皮损处的黑素细胞的分布密度不同,密度越大颜色越深。颜色与疗效密切相关,有报道褐色皮损治疗次数少于青色及黑色,即颜色越深治疗次数越多。治疗效果与色素位置的深度有关,色素越浅效果越好,治疗次数越少。但国内有学者认为灰色或褐色皮损的色素位置往往更深?,且对1064nm波长的激光吸收较差,故能增加治疗次数。皮损部位也与疗效有关,相关研究表明:额、颧部等突出部位皮损治疗效果最好,而眼睑处皮损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可能与眼睑部组织疏松、色素细胞分布散在及组织含水量多有关。另外,肤色浅的患者常比肤色深的患者治疗效果好,且治疗次数减少。因为肤色偏黑者皮肤黑素吸收了较多的激光,削弱了穿透到皮肤深层组织的激光强度,从而减弱了激光的效能。


7、复发因素

太田痣激光治疗后复发率较低, 有的学者指出复发率0.6%~1.2%, 然而还有学者指出复发率为1.2~5.2%。太田痣的复发跟很多因素有关, 如日晒 (紫外线) 、激素水平紊乱、治疗次数及治疗面积不足、Ⅲ及Ⅳ型皮肤易复发, 眼睑部位易复发、外源性物质的刺激 (外用激素, 日照, 化妆品, 创伤、真皮炎症等) 。另外, Mizoguchi等发现获得性太田痣的真皮层皮损中存在无色素c-kit/TRP-2 (+) 未成熟细胞, 说明真皮层中存在未成熟的黑色素细胞, 可造成太田痣的复发。


王法刚
王法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整形美容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