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万灵 三甲
万灵 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普通内科

宝宝发热系列:一、发热需要吃退热药吗?什么时候吃?吃什么?

1068人已读

儿童发热是门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宝爸宝妈对发热的认知与处理上有很多疑问。很多宝爸宝妈都知道宝宝发热了要吃退热药,但对于什么时候吃退热药,以及吃完退热药后不退热怎么处理,仍然很困惑。今天我就来一一解释吧~

一般情况下,当宝宝腋温低于38.5℃时,建议暂时不吃退热药、先进行物理降温,比如:洗温水澡、温水擦浴、冰敷、退热贴等。擦浴建议主要集中在颈部、大腿根等血管比较表浅的位置,这些部位散热效果更好,部分宝宝不能配合擦浴,冰敷也会刺激皮肤,部分宝宝用退热贴还会皮肤过敏,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个人还是更建议洗温水澡这种方法,舒适安全,宝宝接受度比较高,我女儿就只能接受这种物理退热方法。特别强调一下,有些家长喜欢用酒精擦浴,其实这种办法我们通常不建议用于儿童、尤其是小婴儿,因为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嫩,酒精会对皮肤有刺激、容易过敏,且少数宝宝还可能发生酒精中毒。大部分低热的宝宝通过物理降温后体温能降至正常,但过1~2小时后体温又会复升,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物理降温需要反复做,这就需要宝爸宝妈们的耐心及细心啦!

当体温高于38.5℃时,或者因为发热导致不舒适或精神萎靡的宝宝,推荐口服退热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对儿童推荐的退热药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泰诺林)和布洛芬(美林),2月龄的宝宝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6月龄的宝宝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每2次用药间隔至少4-6小时,同种退热药24小时内不能超过4次。这两种退热药的效果及安全性总体相当,但也存在个体差异,宝爸宝妈们可以根据宝宝对药物的反应酌情选择。温馨提示:口服退热药的同时配合物理降温,退热效果更佳哟!

在此需要单独强调的是,既往有过发热抽搐的宝宝,对发热的耐受性比较低,建议在高于38℃时就开始口服退热药,避免体温升的过高过快引起抽搐

有的宝宝吃完退热药后体温仍不能降至正常,对此有疑问的家长不在少数。其实很好理解,宝宝发热是有多种病因的,退热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高热对宝宝造成不适、减低发生热性惊厥的几率,换句话说,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建议带宝宝去医院就诊,检查血常规及炎性指标。若是病毒感染所致,可同时配合清热解毒的中成制剂,比如我们医院常用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鱼腥草等;若是细菌感染所致,可酌情应用抗生素。这样标本兼治,宝宝的发热才会快快好起来哟!

家有小宝,宝爸宝妈也需要不断学习,希望我的解释能帮助您们解惑,在面对发热的宝宝时,不慌张、自信应对!下一篇我会再针对另一个常见问题进行回答:“医生,我家宝宝这几天总是高热,不会把脑子烧坏吧?”


万灵
万灵 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普通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