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新忠 三甲
陈新忠 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导致心脏病的粥样硬化是怎样产生的

2623人已读

心脑血管疾病,仍然是当下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


而且该疾病已经霸占该排行榜榜首的位置已经很多年了。


虽然人们对此的相关医学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人们对于这种疾病还是很难用“简单”“有效”的方式来根除。


因为该疾病与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作息习惯等息息相关。


而且这种疾病因为是长时间缓慢形成的,所以,很多人对这种疾病并不会很“上心”。


比如,我们常说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都被认为与心脑血健康有密切关系。


而其中,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机制,叫做血管的粥样硬化。


今天,这篇文章将详细阐述粥样硬化是怎样产生的。


血管内壁损伤是粥样硬化的起因


正常的血液可以很通畅地在血管内流淌,可以高效地将养分运往人体的各个部位。


但是,人如果长时间保持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吸烟的话,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壁上的内皮细胞出现损伤。


正常情况下,血管内壁细胞可以修复这种损伤。


但是,如果上述危险因素长时间没能得到有效解除,这种损伤最终会在血管壁上造成显著的“伤害”。


而它则是开启“血管粥样硬化”的钥匙!


低密度脂蛋白“浸入”血管内壁


损伤后的血管内皮细胞排列不够紧凑,于是,血浆中的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分子就可以顺着这些“空隙”钻进血管内壁的组织。


尤其是有高血脂的人,本身血液中就含有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所以该过程就会更加迅速。


免疫细胞的“浸入”


当血管内壁细胞损伤之后,位于血浆中的免疫细胞——白细胞——在例行检查时,当伸出它的受体与该损伤细胞的受体进行接触时,于是,就给了白细胞一个信号:血管内壁里面有“敌人”。


得到该信息的白细胞则会将自己变形,以爬进血管的内壁组织。


爬到血管内壁的细胞就开始在该部位寻求制造“炎症”,它们会释放出自由基,而自由基是一种非常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于是,自由基就不可避免地与低密度脂蛋白进行了结合。


而这一结合,就产生了“异物”。


白细胞迫不及待地吞下它,最终因为吞下太多,导致白细胞的死亡。


死亡的白细胞,给了机体一个信号,“血管内壁处有很致命的敌人”!


于是,位于血浆中更多的白细胞被召集浸入到破损的血管内壁。


浸入其内的白细胞则会一面吞噬着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同时自身又产生自由基,与不断涌入的低密脂蛋白形成新的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


最终,该过程在破损的血管内壁处,不断地循环进行,产生更多的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异物,通过也“浸入”更多白细胞。


“斑块”形成


位于破损血管内壁的白细胞,勤勤恳恳地吞下被氧化的形成的异物。


而平滑肌细胞也随后加入到了这份“工作”之中。


但是,在长时间的“吞噬”行为之后,白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开始失去正常的功能,而死亡。


它们死亡之后,体内的“异物”又被释放出来,同时又召集更多的“难兄难弟”前来支援。


而难兄难弟们,又继续重复该过程。


最终,它们也会死在这,而它们死后又召集新的一批白细胞等来支援。


于是,这里就好比是个“坟场”,白细胞吞噬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之后,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而是,一批批细胞被埋在在这里,最终堆砌成小山。


而随着血浆中的钙盐等无机物也相继加入到这里,一块巨大的“没有弹性”“脆弱”“随时可以破裂”的斑块就形成了。


堵塞心脑血管造成危机事件


当然,上述过程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花费很多年。


当问题持续存在,得不到纠正,血流一分一秒地流经此处之后,位于血管内皮下的组织的斑块,开始慢慢“长大”。


这些斑块最终会导致血管腔的空间被“缩小”,影响了正常的血液供应。


甚至,当斑块实在太大了之后,可以完全堵塞血管,人体就出现缺血、缺氧的状况。


而这种状况,则直接导致血管滋润下的组织细胞快速死亡。当然,也包括血管组织自身。


而血管堵塞事件,又可以通过复杂的机制,影响和加快血管的粥样硬化进程。


当然,有必要说明的是,人体组织血管的供应不是只有一条血管来完成的。


机体很少会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事。


但是,当人体经过长时间的“润物细无声”之后,血管们最终都败下阵来,这就预示着危险的到来。


一般的器官,它们受到血管粥样硬化的侵害之后,可能还不至于死亡。


但是,供应心脏、大脑的血管如果出现了这种问题,则将导致心脏无法正常跳动。


可以导致人猝死!


而脑组织拥有广泛的神经元细胞,神经元细胞属于不可再生细胞。


即它们如果死去了,就再也无法通过其他细胞的增值来补充。


而脑是控制人运动、说话、思考等活动的器官,中枢神经元细胞的死亡,意识这些功能很可能因此丧失。


所以,很多人得了"脑中风““脑卒中”之后,即便保住了命,往往遗留下了后遗症,比如偏瘫、吞咽障碍、言语障碍、甚至认知障碍。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陈新忠
陈新忠 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