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昱 三甲
张昱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肾病科

慢性肾脏病患者为什么要低蛋白饮食?

6935人已读

低蛋白饮食是肾脏病科医生经常向患者交代的一句话,医生会告知患者:每天饮食蛋白质摄入量需要限制在“三个一”范围之内,即一个鸡蛋、一袋奶和一两肉。对于“三个一”的低蛋白饮食,许多肾病患者耳熟能详,但对于肾病患者的饮食为什么需要采取低蛋白,以及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过程中,如何进行低蛋白饮食?这些问题未必清楚,在此,我们给大家做一讲解。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张昱

1、饮食为什么要“低蛋白”?

肾脏的基本功能是对蛋白质进行降解,当肾功能正常时,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消化、吸收分解,其中部分蛋白质、氨基酸被机体吸收利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还有一部分经过分解代谢产生含氮物质如尿素氮、肌酐等,从肾脏排泄出体外。当肾功能不全时,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排泄这些代谢废物的能力大大减退,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废物如尿素、肌酐、胍类在血液中蓄积,成为尿毒症毒素,病人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及血液尿液检查异常。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低蛋白饮食可以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物的生成和蓄积,从而减轻残余肾单位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因此,低蛋白饮食治疗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果你的肾脏很健康,摄入的蛋白质也不是太多,则没有问题。然而,对于那些肾脏已经有点问题的人来说,每吃一顿高蛋白膳食,就会对肾脏造成新的损伤。尤其是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已经开始下降的患者,少量蛋白饮食,对延缓肾病进展,延长进入透析的时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减少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美国的MDRD研究结果表明:肾小球滤过率在13-24ml/min的患者,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其肾功能不全的进展速度呈正相关。在这组患者中,如果每天减少0.2g/kg蛋白摄入量则其每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速度可减少1.15ml/min。

2、怎样做到低蛋白饮食?

2.1少量

对于慢性肾脏病(CKD)1期-2期患者,即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90ml/min以上~60ml/min,不论是否患有糖尿病,蛋白质摄入推荐量为0.8g/(kg·d~1.0g/(kg·d)。对于CKD3期~5期即eGFR60ml/min~15ml/min没有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蛋白质摄入推荐量为0.6g/kg·d~0.8g/kg·d)。举例说,一个标准体重为60公斤的患者, 如果为CKD1期或2期,那么每天蛋白质可以摄入48克,而同样CKD3期、4期或5期的患者,则可能吃36克蛋白质。

标准体重计算方法:

(男性)标准体重=[身高(cm)-100] ×0.9(kg);

(女性)标准体重=[身高(cm)-100] ×0.9(kg)-2.5(kg)。

eGFR的计算方法:

(男性)eGFR=(140-年龄)×体重(kg)×1.23/血肌酐(umol/L)

(女性)eGFR=(140-年龄)×体重(kg)×1.03/血肌酐(umol/L)

2.2优质

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如动物来源的蛋白质(如奶、蛋、肉类等)和大豆蛋白。不建议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因低蛋白饮食而选用蛋白粉来替代蛋白质的摄入量。 日常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一两主食(面粉、大米)含有4g蛋白、一个鸡蛋含有7g蛋白、一袋奶含有7g蛋白、一两肉含有7g蛋白、半两豆类含7g蛋白。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低蛋白饮食,可能会造成肾衰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影响生活质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低蛋白饮食加服复方α-酮酸(开同)的饮食治疗方案,因为,复方α-酮酸为氨基酸的前体,在体内经转氨基作用转化为相应必需氨基酸,为蛋白合成提供原料,而不会产生尿素氮、肌酐等代谢产物,另外,由于补充了必需氨基酸,使体内可以充分利用比例失衡和多余的非必需氨基酸来合成蛋白,纠正体蛋白的不足。服用开同并配合低蛋白饮食,能够减轻肾小球的高滤过,保护肾单位,从而达到减缓慢性肾功能衰竭恶化的目的。

最后,还需要纠正肾病患者常见的认识误区。不少患者误认为由于肾病蛋白尿,使血中白蛋白流失,饮食应该补充蛋白质才对,或者误认为肾病就是肾虚,需要“大补”,因此,进食大量的肉、蛋、奶类,不仅导致尿蛋白增多,而且造成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血肌酐明显升高。现已研究表明,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肾小球滤过,促使肾小球肥大、硬化;还可激活全身及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促进残存肾小管的高代谢状态。所以,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千万不要“大补”(过多进食蛋白质),而要采取低蛋白饮食。

张昱
张昱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