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部神经痛
阴部神经痛(Pudendal Neuralgia,PN)是一种无器质性病变、很难明确诊断和治疗的慢性阴道、外阴、肛管和会阴区剧烈疼痛, Boisson 等早在1966 年提出,紧接着Neill 和Swash 提出自发性的慢性肛门会阴痛可能源于阴部神经痛。阴部神经痛的发病率还不明确,它是一种同时累及男性和女性罕见的疾病。通常发病于40~70 岁之间。阴部神经痛(Pudendal Neuralgia,PN)是一种无器质性病变、很难明确诊断和治疗的慢性阴道、外阴、肛管和会阴区剧烈疼痛, Boisson 等早在1966 年提出,紧接着Neill 和Swash 提出自发性的慢性肛门会阴痛可能源于阴部神经痛。阴部神经痛的发病率还不明确,通常发病于40~70 岁之间。典型的女性患者表现为阴唇、会阴区或肛门直肠部位疼痛。疼痛坐位时加重,站位时可缓解,躺卧或坐于马桶上时可消失。
阴部神经发于脊髓骶段(S2-4) 前角神经元,然后行于坐骨神经的内侧和尾侧,经梨状肌下孔穿坐骨大孔进入臀区。阴部动脉与其伴行,静脉以丛状环绕其周围。阴部神经干贴近坐骨棘处越过骶棘韧带,在这一水平,阴部神经位于骶棘韧带腹侧和骶结节韧带背侧之间;极少数病例,阴部神经走行于骶结节韧带裂隙中。然后神经干经坐骨小孔从腹侧、内侧、尾侧进入会阴区,于肛提肌下层进入闭孔内肌筋膜重叠处形成阴部管(Alcock 管)。大多数情况下,有3 支神经血管束发自于管内:肛神经、会阴神经和阴蒂背神经。肛神经支配肛门周围区,会阴神经支配会阴区和同侧大阴唇后侧感觉,还支配会阴深、浅横肌、球海绵体肌、尿道球海绵体肌、尿道括约肌和肛提肌的运动。阴茎(蒂)背神经是耻骨联合水平阴部神经的终末支,它是阴蒂感觉的传入神经。
治疗
1 保守治疗
保守疗法包括改变行为习惯,如避免诱发行为(骑车、屈髋等)。牵张运动可减轻一部分阴部神经痛患者如骑自行车者的疼痛。弯腰触脚尖或仰卧位抱膝向胸等动作是有效的。针灸对一部分患者有效,但总的来说无效。腰背部按摩可能有效。药物治疗如加巴喷丁(抗癫痫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保守治疗无效,可选有创性治疗。
2 微创治疗
2.1 阴部神经阻滞
阴部神经阻滞后患者通常几分钟内疼痛症状开始缓解,效果持续4~6 周。神经刺激器和超声定位仪的应用提高了神经阻滞的准确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2.2下腹下神经丛阻滞
下腹下神经位于双侧腹膜后
L5~S1 骶岬前区,接近髂总血管分叉点,是两侧腹和腰交感神经链的延续,并通过下腹下神经支配盆腔内脏。Plancarte 等1990 年首次描述了下腹下神经丛的阻滞,目前有多项报道证明,该神经丛阻滞可有效治疗盆腔晚期癌痛,对阴部神经痛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上述几种神经阻滞可以是每周一次的分次阻滞,亦可置管持续阻滞,后者效果更加稳定持久。神经阻滞疗法的机理: ①阻断痛觉的传导通路; ②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④抗炎症作用。
2.3神经脉冲射频调节术
2.4 脊髓电刺激
1906 年, 骶神经根电刺激(spinal root stimulation, SRS) 第一次被建议用于治疗排尿功能失调。它从经皮、经会阴、经直肠穿刺电刺激,最后发展到经硬膜外骶管内植入电极。1965 年, Melzack 和Wall 提出疼痛的闸门学说,成为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 的主要作用机制。脊髓为调控和整合疼痛的中心,疼痛信号在进入高位中枢以前已在脊髓受到调控,脊髓通过开放和关闭“疼痛闸门”对刺激发生反应。闸门开放时,疼痛信号沿脊髓丘脑束上行至下丘脑,右侧大脑边缘系统产生慢痛感受。较粗的A神经纤维接收触觉、冷觉、振动觉后,可关闭“闸门”,阻止或关闭细纤维接收疼痛信号,疼痛得到缓解1967年。Shealy 等将电极植入硬膜外治疗慢性疼痛并获得成功。目前很多前瞻性及回顾性研究都已证实SCS 在治疗慢性疼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近来也有研究用于治疗阴部神经痛。
2.5 神经毁损
由于阴部神经运动支管理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一般情况下不用于阴部神经痛。
3 神经减压手术
已有证据表明神经被压迫,且神经阻滞后仅暂时部分的缓解疼痛,外科神经减压手术也是一个选择。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