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智春升 人已读
骨肉瘤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特点是肿瘤细胞产生骨样基质。其病因不明,可能与基因异常有关。
骨肉瘤存在多种亚型和继发性骨肉瘤。继发性骨肉瘤多继发于Paget病、放射治疗史、骨梗死、慢性骨髓炎以及骨关节退行性囊肿。
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发病高峰年龄为10-20岁,男性占58%,好发部位为膝关节周围(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肩关节周围(肱骨近端)。常形成梭形瘤体,可累及骨膜、骨皮质及髓腔,病灶切面呈鱼肉状,棕红或灰白色。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多为持续性(早期可能呈间歇性),逐渐加重,夜间尤重。可伴有局部肿块,附近关节活动受限。局部表面皮温增高,静脉怒张。可以伴有全身恶病质表现。溶骨性骨肉瘤因侵蚀皮质骨而导致病理性骨折。
X线检查:可有不同形态,密质骨和髓腔有成骨性、溶骨性或混合性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明显,呈侵袭性发展,可见Codman三角或呈“日光射线”形态。
治疗和预后:单纯外科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20%,提示80%的患者在就诊时就已经肺转移(可能未能检测出)。新辅助化疗的出现使5年生存率提高到60%-80%,且提高了保肢手术的成功率。术前大剂量化疗,然后作根治性瘤段切除,肿瘤型假体置入,术后继续大剂量化疗。
本文是智春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