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法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整形美容外科
鲜红斑痣发病机制之血管因素
1229人已读
鲜红斑痣的组织病理学显示, 真皮上部血管丛异常, 扩张的血管主要在真皮浅层0.8 mm处, 其上的表皮正常。有的学者认为, 血管壁的异常导致血管扩张。但Finley等对血管壁的3种重要成分:Ⅷ因子相关抗原、纤维连接蛋白及胶原基底膜蛋白做了免疫荧光检查, 其结果并不支持这一推测, 该研究的结果却显示真皮血管的扩张可能与血管失去周围的支持结构有关。
血管胚胎学的研究对鲜红斑痣的病因也有一些启示, 外胚层发育为面部上层皮肤、顶枕部大脑和软脑膜以及眼球, 在妊娠第4~8周如果胚胎发育不良, 可以导致面部、软脑膜和脉络膜的血管畸形, 如果胚胎受累部位不同, 临床可以单独表现为鲜红斑痣。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