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景刚 三甲
王景刚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康复医学科

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2284人已读

每个宝宝成长过程是不同的,我们无需过多干涉,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王景刚

每个宝宝发育过程又是大致相同的,如果偏离了轨迹就要尽早引导和干预,

这样才能重拾他们应有的快乐!

希望此文能帮助那些需要早期干预的宝宝和疑惑的家长。使其走出阴霾,摆脱困惑,让孩子和家人享受美好的生活!

一、什么是儿童早期干预?

在发育关键的儿童早期,为相关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一系列的综合性服务以帮助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早期干预与康复治疗既有关系又存在不同。早期干预强调的是“早”,即在出现功能障碍的早期甚至障碍尚未出现时进行的干预。以改善可能因“基础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

二、哪些儿童需要早期干预?

(一)存在高危因素的婴儿

常见的高危因素有1.产前因素:高龄初产妇、高血压感染、接触射线及毒物、胎盘异常、脐带绕颈、难产、胎位不正、遗传疾病等;2.围生期:窒息、早产、体重过大、低出生体重、黄疸、缺氧缺血、颅内出血、脑积水、抽搐、感染、低血糖、羊水粪染等;3.生后:神经系统感染、外伤等;

(二)发育评估异常或影像学存在异常的儿童

即便未发现高危因素,但多次评估均未“达标”的宝宝或头部核磁、CT或者B超等明显异常的宝宝也建议进行早期干预。

(三)发育迟缓的婴幼儿

如果存在以下情况也建议早期干预:新生儿期易惊、易哭闹,不易安抚、睡眠不安;对外界不理不睬,过分安静;眼神异常、囟门凸起、吸吮困难,呕吐频繁。肢体僵硬、过度松软,双拳紧握、双手后背、常“打挺”、下肢交叉。

3月龄:对很大声音没有反应,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人或物品,逗引时不发音或不会笑,俯卧时不会抬头。

6月龄:发音少,不会笑出声,紧握拳不松开,不会伸手及抓物,不能扶坐。

8月龄:听到声音无应答,不会区分生人和熟人,不会双手传递玩具,不会独坐。

12月龄:不会挥手表示“再见”,不会拍手表示“欢迎”,对呼唤名字无反应,不会用拇食指对捏小物品,不会扶物站立。

18月龄:不会有意识叫“爸爸”或“妈妈”,不会按要求指人或物,不会独走,与人无目光对视。

24月龄:无有意义的语言,不会扶栏上楼梯/台阶,不会跑,不会用匙吃饭。

30月龄:兴趣单一、刻板,不会说2-3个字的短语,不会示意大小便,走路经常跌倒。36月龄:不会双脚跳,不会模仿画圈,不能与其他儿童交谈、游戏,不会说自己的名字。

(四)急性神经、肌肉、骨骼等系统损伤儿童

早期干预不只是针对小小baby,外伤、感染或其他情况导致的神经、肌肉、骨骼等系统疾病的急性期同样需要早期干预。患者在NICU、PICU、CCU、神经内外科、骨科等科室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第一时间床旁进行,进行床旁干预。

三、早期干预的重要意义

积极正确的早期干预对宝宝、家长和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相关儿童健康发展:

1.能够治疗、补偿或矫正已经存在的缺陷;

2.预防继发性缺陷;

3.使发展滞后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4.消除或减少高危儿童的风险因素,促使其发展。

(二)使家庭重新燃起希望:

1.促使家长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2.为家长及家庭成员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

3.减少家庭的负担和压力;

4.解放家庭的劳动力,创造新价值。

(三)社会效益:

1.降低对社会资源的依赖程度;

2.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推动社会文明进程。

四、早期干预的形式有哪些?

早期干预的形式灵活多样,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一)新生儿期箱内干预:

对于新生儿科住院的宝宝,主管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请康复科会诊、评估、确定箱内干预计划。这种形式好处在于宝宝第一时间得到专业的干预,感染风险非常小,效果满意。

(二)家庭干预:

宝宝在新生儿科出院当天我们会一对一指导宝爸宝妈怎样在家里继续早期干预,告知需要注意事项及随诊流程。家庭干预非常重要,因为宝宝更适应家中的环境,家长有充裕的时间使干预在亲子交流中完成,同时感染风险小、节约时间、节省开支。

(三)院内干预:

家庭干预同时需定期随诊,医生会根据宝宝情况选择下一步措施,必要时会建议来医院进行干预或康复治疗。院内早干优点在于专业和全面,但对于2-3月的婴儿来说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营养风险,同时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五、食物及药物的干预

婴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合理的喂养,充足的营养是保证身长、体重、头围增长的必要因素,也是早期干预的前提。特别是早产儿给予足够热量的同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维生素A、B、C、D、E,叶酸,铁剂,钙剂等物质。对于脑损伤的儿童可额外补充DHA、ARA和牛磺酸等大脑所需营养素。


王景刚
王景刚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