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
因该病稍有刺激即咳剧痒烈难止,故“急则治标”,缓急收敛能获奇效;反复咳嗽,久病入络,尚需活血,“金水相生”,咳久及肾,“缓则治本”,调补肺肾,预防发作。
晁恩祥遵先贤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用药强调轻灵宣动,力求因势利导,调肺气、驱外邪,使肺之宣发、肃降功能恢复,病则自愈。并临床提炼总结苏黄止咳方如下:炙麻黄、杏仁、紫菀、苏子、苏叶、牛蒡子、炙杷叶、前胡、地龙、蝉蜕、白芍和五味子。在此基础上,又指导研发了“苏黄止咳胶囊”。
方中麻黄、地龙皆治咳喘圣药,一温一寒,一宣一降,相得益彰;蝉蜕体轻性浮,入肺肝经,与前药配伍,加强疏散内风;地龙、蝉蜕虫药物合用,增强解痉之效;苏子降气,苏叶散风,二药合用,降中有散;牛蒡子疏风止咳利咽止痒;“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和白芍,酸甘化阴,润肺止咳,能疏缓气道之高反应状态。
方以酸敛之药与辛散之品相互配伍,既无敛邪之弊,亦可制约辛温燥烈之性,一散一敛,相反相成;杏仁、紫菀、前胡、杷叶四药,升降同施,寒温并用,尊肺脏生理本性,顺其功而悦其性;全方共奏“疏风宣肺,缓急止咳”之功效。
同时,晁恩祥还强调“顺其性而治”,咳嗽本为机体驱邪外达之反应,不可一味止咳,宜顺性助之,本病风邪犯肺、肺失宣降而咳,故疏风宣肺,助其不足,贯穿“以风论治”始终;机体驱邪外达,相争太过,气道挛急,稍加酸敛,抑其有余。
其次,风易兼寒,寒则闭肺,治以辛温,故或见热象,亦不可太过清肺,以防寒凉遏肺。
再者,本病干咳,非津伤肺燥,乃因肺失宣发,不可妄投滋腻。然风为阳邪,日久伤阴,可酌加养阴生津。亦有病患痰嗽,切勿专注于痰,因痰为标,而本在风,肺失宣降,动嗽成痰,可加辛散,宣散风寒,肺复宣降,痰自除也。
本病处方用药不外散与收、升和降、温同清之间动态平衡,以辛平为期。此间深意,需细细品味,深深思悟,方可灵活运用,效如桴鼓,能于此处学养兼到,则是大家法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