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腹水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疗?
肝硬化是引起腹水的主要的病因,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标志着硬化已进入失代偿期(中晚期)。 肝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腹水形成的机制为钠、水的过量潴留。本文讲述了肝腹水的症状?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疗?预后如何?如何预防?
症状
1、黄疸。一般在晚期出现,可因肝细胞损害而引起,或由于癌块压迫或侵犯肝门附近的胆管,或癌组织和血块脱落引起胆道梗阻所致。
2、腹壁静脉曲张。此种多见于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以及门静脉、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阻塞时。肝硬化门脉高压时可伴有脐周静脉曲张,且下腹壁曲张静脉血流方向自上而下。
3、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有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少数肝病患者,可有特殊的全身表现,称为伴癌综合征,以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较常见,其他罕见的有高血钙、高血脂、类癌等。
4、肝肿大或肝缩小。肝腹水尤其是酒精性肝硬化所致的肝腹水,常伴肝肿大,晚期则肝可缩小;右心衰竭、心包积液所致腹水也可有肝肿大;肝癌时则肝大且质坚如石,表面可呈结节状;当急性型肝静脉阻塞时,则可有突发性进行性肝肿大并伴肝腹水迅速增长。
病因
(1)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300mmH2O时,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
(2)低白蛋白血症:白蛋低于31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成分外渗。
(3)淋又巴液生成过多: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血将自肝窦壁渗透至窦旁间隙,致胆淋巴液生成增多(每日约7-11L,正常为1-3L),超过胸导管引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
(4)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加。
(5)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的重吸收增加。
(6)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前列腺素、心房以及激肽释放酶-激肽活性降低,从而导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
检查
(1)腹水初步评估肝硬化腹水:详尽的病史;体格检查,包括仰卧位扣诊检查胁部浊音增加,以及移动性浊音(>1500ml游离液体);腹部超声可用以检出肥胖患者的腹水,可以指示有多处腹部手术疤痕以及有血清甲胎蛋白异常患者的准确穿刺位点,检出肝恶性肿瘤,诊断性腹水穿吸(20ml)。
(2)诊断性腹水穿吸肝硬化腹水:适用于最近发生的临床明显腹水住院病人或门诊病人,或一般情况恶化的肝硬化腹水病人;禁忌症很少,例如临床明显的纤维蛋白溶解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需要预防性输注新鲜冷冻血浆或血小板;
(3)腹水分析
常规获取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以及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结果异常是进一步对另一个腹水标本作非常规试验的指证;如果多形核白细胞计数>250个细胞/mm3,在床边把腹水的另一个标本注入血培养瓶。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血清白蛋白-腹水白蛋白。
诊断
肝硬化腹水
治疗
1、积极治疗导致腹水的原发病。
2、利尿剂治疗。
3、纠正电解质紊乱。
4、必要时腹腔穿刺抽液治疗。
预后
预后不佳,生活质量差。
预防
1、控制盐分摄入。
2、预防肝炎,避免饮酒。
3、避免使用导致肝脏损伤药物。
相关阅读
本文是刘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