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灏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房颤——潜伏的狙击手

发表者:陈灏 人已读

6.6日是世界房颤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召开了房颤诊治提升的多中心联合会议,同时开展了科普宣传。在科普中发现有不少人对房颤一无所知,看来很有必要加大力宣传。

1591536325.png

一、什么是房颤?

a)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了,主要表现就是脉搏的不整齐,这早在公元3世纪的《脉经》中就有论述,现代对房颤的认识起于1826月年,并在1906年由荷兰医生Willem Einthoven用心电记录仪记录了下来,从此让大家开启了对房颤的现代研究。

1591536328.png

b)房颤的主要心电图表现就是心房收缩的P波消失,代之以细碎的f波,同时伴有心室搏动的QRS波完全不规则。

c)目前房颤是是个多发病,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差不多没4个人中就有1人有房颤,总体上我国估计有1000万之众。

二、房颤有什么危害?

a)因为房颤时心房的收缩功能丧失,同时心室收缩不规则,导致心脏排血功能下降,降低心功能,增加疾病的死亡率,扩大心脏,导致动脉血管栓塞,同时部分病人出现心悸等不适。

b)其中最重要的是会导致脑卒中(中风)。因为心房有一个附属结构叫左心耳,是一个连接在左心房的细长的凸起,在房颤时,淤滞的血液在左心耳容易形成血栓,并在心脏活动时脱落,随血流堵塞动脉,其中大多数是堵塞脑部血管,导致严重的偏瘫,具统计有1/5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房颤引起的,常常致残致死。因为发生突然,事前没有预兆,犹如一个潜伏的狙击手,突然致命而不知凶手竟然是房颤。

1591536328.png

三、房颤治疗方案

a)房颤治疗大致可以分为抗凝、左心耳闭合、转律(消融)、和控制心室率等几个方案。

1591536329.png

b)因为房颤最大的危害是脑卒中,因此预防血栓形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环,医生常常会使用华法林或者达比加群这样的药物。

c)转律:早期可以用药物,但很多人慢慢就没有效果了,这时候需要进一步用消融的方法,把房颤终止,并恢复为正常的窦性心律。这一部分有导管消融后外科消融两种,各有优缺点,医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哪种合适。

1591536331.png

如果不适合服用抗凝剂,也未能消融,可以考虑左心耳闭合,以消除血栓容易生长的部位,降低脑卒中风险。这也有两种方案,一是通过导管经心脏内完成,一种是微创经心脏外去完成。

e)如果房颤未能消除,那另外还需要把心室率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以减少不适和对心功能的影响。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房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吧,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应该特别重视。

因为很多老年人对房颤没有感觉,所以可穿戴式心电监测设备就有很大的优势。我们目前联合开发的一种可穿戴式设备,不仅小巧,还是免费的哟,如有需要的可以来住院部8A申请。

1591536770.png

(注:文中图片版权归重庆市人民医院,任何人和单位不得擅自使用)


本文是陈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