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头溢液,当心乳腺癌!
女性而言,乳房胀痛、乳房肿块已是“熟客”,然而,乳头溢液却鲜为人知。乳头溢液甚至与乳腺癌、垂体瘤等疾病有关。
小溢液,大问题
乳头溢液是指非哺乳期从乳头孔溢出各种液体的现象,需要通过溢液颜色、量和孔数来进一步判断病因。具体来说,溢液的颜色性状有清水性溢液、淡黄色溢液、乳样溢液、脓性溢液、血性溢液(可为鲜红色、暗红色、淡红色及褐色等)。溢液的量可分为+++++:不用挤压,自然流出;++++:轻压时,丝状喷出;+++:强压时流出2~3滴;++:强压时勉强可见;+:压迫亦不见溢液。此外,溢液孔可以是单侧/双侧、单孔/多孔等各种表现。
一般来说,黄色或清水样溢液是乳腺增生等良性疾病所致。但有些乳头溢液如单孔溢血(血性溢液)及多孔溢乳(乳汁样溢液)等等,都预示着乳腺癌或垂体瘤等严重疾病,女性务必引起重视。乳头溢液已经成为乳腺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除产褥期和哺乳期生理功能外,有20%的就诊患者可以挤出乳头溢液。然而,目前以乳头溢液为主诉前来就诊的门诊患者却远低于实际的患者比例。
乳头溢液需要专业的检查后才能排除恶性可能。例如乳头少量乃至微量的溢血,就有乳腺癌的可能。如能尽早发现,此时的乳腺癌常是尚未形成肿块的极早期癌,可能是原位癌,治疗效果会明显优于溢血量逐渐增大至自发性,乃至出现肿块的情况。再如,垂体瘤的患者,如果在乳头溢乳量较小的时候能及时发现并就诊,先检查出高泌乳素血症,进而脑部检查发现是垂体瘤的,也常是垂体微腺瘤,无需手术只要服药即可。如果等到大量溢乳,甚至出现头疼和眼部症状才确诊的患者,就只能接受手术。
自查应与检查并进
女性应将乳头溢液视作疾病的危险信号,予以重视,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查意识。少量的乳头溢液需要挤压才会出现,因此在自查乳腺时,不仅要触摸是否有肿块,还要形成挤压乳房和乳头的习惯,尽早发现溢液症状。如果发现胸罩的乳头部分有淡黄等颜色的渍痕,可能就是少量乳头溢液所导致的,应做进一步检查。
一般来说,临床触诊、钼靶、B超和磁共振是常规的检查方法,对于诊断很重要。但是溢液本身如果颜色性状不典型,需要鉴别明确溢血、溢乳或其他性质时,还要做相关的化验。乳头溢液的检查有别于乳房肿块等其他乳腺疾病,有些“独门招数”。主要有:
①内分泌检查。血清PRL水平和TSH水平,用于双侧乳汁样溢液的患者。
②溢液涂片检查。用于检查血性、浆液血性溢液,准确率约30%左右。
③乳管镜。诊断率81%~95%。可活检、洗涤细胞检查等。
④选择性乳管造影。造影剂为50%~75%泛影葡胺等水溶性,造影征象包括导管中断、导管被牵引移位、导管僵直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