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斌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让家长担惊受怕的“小豆粒”—小儿淋巴结

发表者:姜斌 人已读

mmexport1591691769211.jpg

门诊经常有人抱着孩子来看脖子上的小豆豆。有些家长已经在网上多方“百度”,但是越查越害怕:什么淋巴瘤,白血病,结核……,有的甚至已经是一夜未眠!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谈这些让家长担惊受怕的“小豆豆”。

mmexport1591691775758.jpg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些小豆豆都是“淋巴结”。淋巴结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个部分,在体表淋巴结聚集区域有后枕部、下颌、耳后、颈部两侧以及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mmexport1591691779903.jpg

颈部和耳后部是最容易摸到的,常常被家长偶然发现。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能够被摸到的淋巴结是疾病吗?

我们可以摸到的淋巴结有几种情况:

1、生理性的淋巴结,也就是说这些淋巴结是正常的,不是疾病,不需要治疗。这些淋巴结有绿豆或黄豆粒大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0cm,质地柔韧,硬度就像我们的鼻子一样,可以推动,没有压痛。对这种淋巴结,家长无需担心。


有的家长问:孩子以前摸不到淋巴结,怎么现在这么明显呢?


那是因为不同年龄的小朋友,淋巴结的大小会有变化。儿童淋巴组织在青春期前逐步增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新生儿和小婴儿,淋巴结如米粒或绿豆大小,加之这两个年龄段的孩子脂肪较多,不容易被触及。有些小婴儿在枕后皮下脂肪较薄的位置可以触摸到淋巴结。1岁以后,小儿的淋巴结大多可被触及;3岁以后,皮下脂肪减少,有的小朋友甚至在歪头时即可看到颈部的浅表淋巴结。7-8岁时,淋巴结可以分成小叶,对感染的反应、可控制能力提高到类似于成人的水平。性成熟以后,淋巴结基本不再生长,部分甚至有退化,触摸不明明显。

mmexport1591691783722.jpg

2、感染性淋巴结肿大。

mmexport1591691787256.jpg

淋巴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侵入人体时,他们就会奋起抵抗,吞噬这些“敌人”导致淋巴结肿大,急性期会出现压痛。这种淋巴结肿大是保护人体的一种正常反应。

在经过淋巴细胞的英勇抵抗,细菌、病毒被击溃后,炎症慢慢消退,但肿大的淋巴结却不会马上消退,它可能会继续呆上几天、几个月,甚至超过一年。

对于这种肿大的淋巴结,我们不需单独处理,只需要急性期处理原发病就可以了,原发病好了,肿大的淋巴结会逐渐消退。比如感冒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感冒预后肿大的淋巴结自然会逐渐减小,不需要特殊处置。

还有一些严重的淋巴结炎,不只是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周围组织都出现明显红肿了,这种淋巴结炎需要口服甚至静脉应用药物,配合外敷药物治疗。引起脓肿的,需要手术切开引流,换药治疗。

一些特异性的感染也会引起淋巴结肿大,如结核、麻疹、水痘等。这类疾病除淋巴结肿大外还伴有疾病自身的一些症状,如结核还会伴有低热盗汗。

mmexport1591691790788.jpg

3、特异性淋巴结肿大。

有些淋巴结肿大是一些严重疾病的表现,如淋巴瘤,血液系统疾病。这种肿大的淋巴结往往有多个,而且边界不清晰,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摸上去不会滑动,质地也比较硬。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系统检查,甚至活检明确病因。


说了半天,概括起来有几项需要家长注意:


1、凡遇颈部淋巴结肿大,家长不必过分紧张,因为大多数为生理性或良性病变不需要治疗。


2、如果是头面部局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去除病因后,肿大的淋巴结会慢慢消退。


3、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很多,有些暂时不必治疗,但必须密切观察,如淋巴结持续增大需要去看医生。


4、如果发现淋巴结肿大伴有明显压痛、有粘连、质硬、有波动感,数个淋巴结融合或有破溃、短期内长大迅速,就应及时就诊了。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