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脑肿瘤概览
脑肿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肿瘤,在儿童恶性疾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各年龄均可患病,但5—8岁是发病高峰。多种因素影响脑肿瘤的发生,某些脑瘤的发病可能与特定基因的缺失或突变有关。
临床表现大多呈现慢性或亚急性进行性加重,其临床表现可归类为颅内高压症状和肿瘤局灶症状两类:1、颅内高压症状:包括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婴儿不会诉头痛,主要表现前囟饱满、颅缝开裂、头围增大和头颅破壶音。头痛最初为间断性、以后可转为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全脑或额、枕部分布。头痛、呕吐常于清晨更严重,呕吐以后可有头痛的短暂减轻。颅压增高还可致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而出现视力减退。患儿常同时有血压增高、缓脉、多动、易激惹和精神不振等表现。2、肿瘤引起的局灶症状和体征因肿瘤部位和大小而异,常见的有:肢体瘫痪,癫痫发作,共济失调,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下丘脑和垂体功能障碍导致的生长发育落后、性早熟、尿崩症或肥胖等症状。
儿童常见的脑肿瘤以下几种:发病率最高的是星形细胞瘤,约占儿童脑肿瘤的29.9%;其次是颅咽管瘤,占19.8%;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分别占15.7%、7.5%、5.9%。
儿童脑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治疗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全部切除肿瘤;对不能全切者,尽可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以解除对颅内重要结构的压迫、缓解颅内高压等,同时为后期放疗、化疗创造条件。放射治疗是手术以后的常规辅助治疗,主要用于手术无法全切或术后复发者。化学治疗原则上用于恶性肿瘤术后,与放疗协同进行,也用于恶性肿瘤复发者的治疗。儿童脑肿瘤应及时发现、及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预后。
本文是钱海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