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陆朝阳 三甲
陆朝阳 主任医师
哈医大一院 肝脏外科

肝病变时,身体4处会变色,切莫忽视

3783人已读

肝病变时,身体4处会变色,切莫忽视.

第一处:眼巩膜发黄

"巩膜发黄",是诊断肝脏疾病的重要依据。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几乎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巩膜黄染"。如果,出现角膜色素环,这是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主要特征。此外,据研究调查发现,有过半的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这种症状。

第二处:手掌变红

手掌变红,出现“肝掌”,说明肝功能出问题了。当慢性肝炎者,恶化成肝硬化之后,十分容易出现肝掌。一旦出现这类情况,及时就医检查。

第三处:尿液变黄,深如浓茶

人体的尿液,是肝肾健康的一个风向标。

一旦,肝功严重受损,肝脏内的蛋氨酸,经消化和细菌作用后,除释放氨以外,还生成了二甲基硫化物与甲基硫醇。后二者在体内潴留,并通过呼吸或排尿散发出一种特殊气味。并且,尿液还会异常发黄,最好赶紧去医院检查肝功能。

第四处:脸色黑暗

肝衰先上脸,肝脏受损,脸部肌肤也会出现变化。

据临床统计,约有1/3的肝硬化病人面部、眼眶周围会暗沉、黝黑,这主要是因为肝功能下降而引发黑色素沉积。

滋养肝脏“五步走”,肝会越来越好

第一步:养肝阳,多食辛味

春天,万物萌芽,阳气生发,此时,要注意养护肝阳。

一旦,肝阳不足,那么,人体就容易出现怕冷,小腿抽筋等情况。多吃点温通阳气的食物,有助于肝阳生发。“辛味”的时令菜,如,韭菜、大蒜、葱、洋葱等,都可适当多吃点。这类食物,有助于生发体内阳气,对于养护肝阳,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步:疏肝郁,花茶泡水

肝,主疏泄,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状态。

生气、抑郁等不良情绪,十分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出现失眠、抑郁、烦躁、乳腺增生、胸胁胀痛等,危害健康。养护肝脏,一定要注意,疏解肝郁,避免伤害到肝阳。鲜花,香气浓郁,很多都可以解郁,改善心情。用花茶泡水,有助于疏解肝郁,是春季不错的选择。

刺玫菊茶,可疏肝理气,《本草再新》记载: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

经常泡上一杯,可疏肝郁,改善心情,有助于肝气抒发,滋养心肝血脉,促进肝脏健康。

第三步:排肝毒,小植物泡水

肝受损,最先影响的,就是其解毒排毒。

久而久之,会导致肝内积毒过多,影响机体健康。并且,万物萌芽,身体毒素也是外发的好时节,此时,最适合排毒。多喝茶水,是排肝毒,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

蒲公丁根红茶,泡水喝,可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

蒲公丁在春季发芽,采挖一些,叶子做菜,根茎发酵后,做成茶,泡水代茶饮,可排肝毒,保护肝脏健康。

蒲公丁根茎,含有的甾醇类物质,能够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中医认为,蒲公丁,入肝经,擅长排肝毒,尤其是蒲公英根,还可提高肝脏解毒能力。

第四步:降肝火,揉穴位

春季,随着气温越来越高,稍加不注意,就会导致肝火过旺。

肝火大,易导致失眠多梦,头痛自汗,目赤红肿,易怒,爱发火等等。

所以,春季,还要助于给肝脏降火。

太冲穴+行间穴,可快速降肝火。

手指指腹,按揉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易产生酸、胀、痛为宜。

然后,按摩行间穴,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最后,从太冲推至行间,再推回太冲,以此,反复推揉,即可。

第五步:补肝血,睡子午觉

肝血,是指肝所藏之血,与肝气相对而言。

肝血充足,才能滋养肝脏,营养机体,保证机能的正常工作。

一旦,肝血不足,易出现指甲发白、面色白、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

所以,还要注意补肝血。

睡眠,是养肝血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一旦,过子时不睡,就会造成肝血不足。子时要熟睡,晚上十一点前,要进入睡眠状态,不可熬夜。午时小憩,小睡一会午觉,可养肝肾,进而有利于养肝血,促进肝脏健康。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平台“网易号”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陆朝阳
陆朝阳 主任医师
哈医大一院 肝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