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斑癣(汗斑)如何治疗?
花斑癣(即花斑糠疹)是一种常见的浅表真菌感染。俗称汗斑。主要表现为躯干和上肢近端色素减退性、色素沉着过度性或红色的斑疹。虽然病名中都有“癣”,但花斑癣与足癣(脚气)、头癣、手癣不同,致病原不是皮肤癣菌,而是马拉色菌属(Malassezia,旧称Pityrosporum)腐生嗜脂性酵母菌。
花斑癣最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可见于儿童、婴儿,但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马拉色菌(Malassezia)是一种嗜脂性双相型真菌,是皮肤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球形马拉色菌似乎是花斑癣主要的致病菌种,糠秕马拉色菌也可以引起本病。马拉色菌从酵母细胞型转化为致病性菌丝型与临床病变的发生有关。相关外部因素可能促发:暴露于湿热天气、多汗、使用皮肤油剂。本病与卫生状况不良无关。21%的患者称有花斑癣家族史,也更常见于免疫抑制患者,提示宿主免疫反应的改变可能在该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口服避孕药治疗和营养不良可能也是诱发因素。
外用药物治疗是花斑癣的首先疗法。只有在外用药物治疗失败或泛发性或复发性花斑癣患者中使用全身性治疗。
首先,即使成功治疗后,皮肤色素改变通常依然会存在,需要数月才能恢复正常。
1.一线治疗:外用抗真菌药物、外用二硫化硒和外用吡硫鎓锌是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一线方法
①外用抗真菌药物:唑类抗真菌药物(2%酮康唑乳膏、酮康唑洗剂),外用特比萘芬,1%环吡酮胺乳膏。
②外用二硫化硒主要通过促进感染的角质层脱落而发挥抗真菌活性。常用2.5%的二硫化硒洗剂,将其涂于受累部 位,留置10分钟后洗净,一日一次,连用1周。
③吡硫翁锌:1%吡硫翁锌洗剂(每日涂抹后留置5分钟,连续2周)
2.口服治疗:严重或顽固花斑癣可以考虑口服治疗。可选药物包括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等口服唑类抗真菌要,但口服特比萘芬和灰黄霉素无效。儿童花斑癣不推荐口服疗法。
3.其他治疗:复发苯甲酸软膏和硫磺水杨酸洗剂有效,但可能存在刺激。丙二醇和过氧苯甲酰也可能改善花斑癣。需注意,口服酮康唑因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肝毒性和肾上腺功能减退,故不推荐,其治疗的弊大于利。
若治疗效果欠佳,频繁复发或病变分布广泛,应考虑患者处于免疫缺陷状态。
预防:
对于经常复发的患者,特别有免疫抑制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①预防性使用外用2.5%二硫化硒或2%酮康唑洗剂涂于全身,每月1次,每次10分钟,是有助于预防花斑癣的。
②口服伊曲康唑,每月1日,一日2次,每次200mg。
参考:UP TO DATE
本文是闫桢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