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癌最新进展:手术前的新辅助免疫治疗对结肠癌有效
既往黑色素瘤、非小细癌肺癌(NSCLC)以及膀胱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免疫治疗对某类晚期肿瘤有效,那么当免疫治疗用在这类肿瘤的早中期,同样能够提高患者的肿瘤缓解率。与在晚期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相比,新辅助免疫治疗能诱导更加强效和更广范围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反应。因此,免疫治疗能否用于早中期肠癌的新辅助治疗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热点。这一问题最近有了答案。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医学》上,荷兰癌症研究所发表了NICHE研究,结果显示无远处转移的早中期结肠癌患者可以在等待手术过程中从短程新辅助免疫治疗(单剂量的伊匹单抗和两倍剂量的纳武单抗)中获益。在接受评估的20例dMMR(错配修复缺陷)和15例pMMR(错配修复完整)结肠癌患者中,20例dMMR(错配修复缺陷)结肠癌患者均在手术切除标本中观察到了病理缓解(病理缓解率100%),其中19例呈现大部分病理缓解(<10%残留存活肿瘤细胞),而在其中12例呈现完全病理缓解(无残留存活肿瘤细胞)。15例pMMR(错配修复完整)结肠癌患者中,4例呈现病理缓解,其中3例为大部分病理缓解(<10%残留存活肿瘤细胞)。
这一最新研究结果提示,新辅助免疫治疗对dMMR(错配修复缺陷)早中期结肠癌非常有效。100%的病理缓解率是史无前例的,并且治疗时间很短(4周),这意味着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自身的免疫细胞有效地清除了肿瘤细胞。因此,新辅助免疫治疗有望成为dMMR(错配修复缺陷)早中期结肠癌新的标准治疗方法。
手术前的免疫疗法称为新辅助免疫治疗。目的是缩小肿瘤使手术更加容易,并防止肿瘤复发或转移。该疗法的主要思想是在切除肿瘤之前使免疫系统熟悉所有肿瘤变异,使系统能够更好地响应。
然而,新辅助免疫疗法目前还不能替代手术,因为尚不能明确哪些患者能实现完全病理缓解(无残留存活肿瘤细胞),并且即使达到完全病理缓解,也无法排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风险。
作者简介: 周海洋,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结直肠外科(普外一科)主任助理,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微创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分会临床技能与培训专委会委员等学术任职。
曾获国际外科协会国际旅行学者奖(2013年芬兰),日本外科学会旅行学者奖(2016年日本),国家留学基金会青年骨干教师(2014年9月-2016年1月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研修),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第二军医大学学习成才标兵、个人三等功等荣誉。
擅长结直肠肿瘤微创外科治疗(腹腔镜/机器人/经肛微创TAMIS);直肠癌保肛保留功能手术;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综合治疗;结肠镜检查及肠镜下微创治疗;胃癌微创外科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微创外科治疗;腹壁疝微创外科治疗;胆胰疾病微创外科治疗。
专家门诊:每周三上午。
门诊预约方法详见:
https://m.haodf.com/touch/zhuanjiaguandian/zhouhy2013_6580276027.htm
本文是周海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