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会出现神经源性膀胱?就诊时要做哪些检查?
神经源性膀胱,顾名思义就是由控制膀胱的神经出现损伤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要了解神经源性膀胱,首先要清楚逼尿肌和内括约肌之间的关系。逼尿肌上分布的为M受体,受S2-4发出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兴奋,逼尿肌收缩,产生排尿。
内括约肌上分布的是α受体,受T11-L2发出的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内括约肌收缩,同时抑制副交感神经效应,达到储尿的功能。
逼尿肌和内括约肌就像是球囊与龙头,二者协调工作,友好共处,我收缩时你放松,我放松时你收缩,共同维持膀胱内压稳定。
1、逼尿肌张力过高伴内括约肌张力过高
2、逼尿肌张力低下伴内括约肌张力低下
3、逼尿肌张力低下伴内括约肌张力过高
4、逼尿肌张力过高伴内括约肌张力低下
然而,当这些肌肉失去了上级中枢的支配,逼尿肌和内括约肌之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出现膀胱功能失调的情况。当逼尿肌张力过高,内括约肌张力正常或低下时,尿就流出来了,称为尿失禁;当逼尿肌张力低下,内括约肌张力正常或过高时,尿就流不出了,称为尿潴留。当逼尿肌和内括约肌一起出现张力过高时,膀胱失去储尿功能,尿液返流回肾,肾脏受累形成肾积水。
神经源性膀胱的就诊指南
首次就诊:1.病史(是否有神经损伤)、并列出自己曾服用过的药物,既往的检查资料,需要咨询医生问题等。
2.血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泌尿系B超
3.影像学:双肾输尿管膀胱超声,泌尿系CT或泌尿系核磁水成像、影响尿动力、肾动态显像
4.盆底电生理检查。
提示:因首次就诊需明确诊断,建议住院治疗
复诊:确诊为神经源性膀胱后,需每1-3月复诊一次
1.排尿日记
2.之前检查病例及资料(影像尿动力学、膀胱镜、泌尿系CT或泌尿系核磁水成像等影像学检查)
3.治疗后情况及用药情况
4.准备咨询医生相关问题等
本文是李旭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