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甘璐 人已读
(cited from:《骨今中外》解放军总医院李明博士)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患者常会出现腰背酸痛、弯腰驼背、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老年髋部骨折,5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0%[1],因此,骨质疏松症也被视为躲在隐秘角落里的“沉默的杀手”。
骨质流失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及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3]。
如果将我们的骨头比作一栋房子,若拆迁的速度快于建筑时,则会导致房子缺梁少柱,也就是骨头变的结构稀松,质量不佳。正如我们体内一旦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骼的内部结构将变得脆弱,从而引发骨质疏松症[4]。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
当出现腰背疼痛、弯腰驼背以及非暴力性的脆性骨折时,就说明你很可能已经被这个“沉默的杀手”盯上了。
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症状,以腰背酸痛多见,疼痛会向脊柱两侧扩散,而弯腰驼背多发生于腰背疼痛后,其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后脊柱压缩变形,脊柱前倾,背曲加剧,驼背曲度加大,导致身高平均缩短3-6cm[5]。
骨折则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并发症,好发于手腕、腰背及大胯,常由低能量损伤诱发导致,严重骨质疏松时,往往打个喷嚏便诱发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5-6]。
骨质疏松症的自我鉴别十分重要
由于骨质疏松症发病隐逸,因此常被忽视,因此骨质疏松的筛查和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筛查包括亚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自我筛查(OSTA)指数和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一分钟危险因素测试[7],如果存在骨质疏松风险,建议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
早诊、早治、早预防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关键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关键在于早。
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当前对于防治骨质疏松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模式和药物治疗。
健康生活模式:合理饮食多补钙,常晒太阳多运动,戒烟限酒少咖啡,走路当心防跌倒。
药物治疗:服用钙质补充药物、骨吸收抑制药物和促骨形成药物。药物使用多为联合应用,具体服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 张培训, 许庭珉.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围术期处理策略[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0, 9(06): 401-403.
[2] 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骨骼”专项行动结果发布[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9, 12(04): 317-318.
[3] 马宗军, 王一农.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7(05): 315-316+330.
[4] Kwok T C Y, Law S W, Leung E MFet al.Hip fractures are preventable: A proposal for osteoporosis screening andfall prevention in older people.[J]. Pubmed, 2020, 26(3).
[5] NermineK. S, Noha A N, Mona KSet al.Novel approach for pathogenesis of osteoporosis in ovariectomized ratsas a model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J]. Elsevier Inc., 2020, 137.
[6] 张培训, 张玮, 马明太, 付中国, 张殿英, 姜保国.修正版髋部骨折手术风险评分表的制定及其预测院内病死率效能的评估[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08): 680-686.
[7] 夏维波, 章振林, 林华, 金小岚, 余卫, 付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9, 25(03):281-309.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