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趾)末端突起的小鼓包-粘液性囊肿的前世今生
1.粘液性囊肿?长什么样?
如果长辈突然在指(趾)的末端长出如下图的“小鼓包”,那么大概率是得了“粘液性囊肿”。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较多。直径3~10mm,半球状、肤色、半透明的囊性结节,质软,刺破后流出半透明的粘稠液体。一般无症状,部分有疼痛。
2.是什么原因导致患病的?
每个有“粘液性囊肿”的患者都有独特的原因,如下图显示。
图1:中年女性,习惯单用中指拎塑料袋,导致中指局部强受力,引起粘液性囊肿。
图二:剧烈运动后,做足中趾远端粘液囊肿形成
不过整个发病和轮胎鼓包是一个原理:1.关节囊退行性变(轮胎老化)。2.局部用力过度(暴力使用)。而导致关节囊膨出,关节液外漏。下图是一位患者的核磁图片。可看到与关节相连的皮下囊肿。
图三:核磁显示囊肿与关节相连
3.粘液性囊肿如何治疗?
粘液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如反复穿刺后加压包扎、冷冻疗法、注射硬化剂、CO2激光治疗、红外线凝结。但没有一种疗法能达到手术治疗所能达到的70%~90%的治愈率。
4.怎么手术?我瞅瞅!
主要分几步:1.远端神经阻滞麻醉。2.指关节囊注射亚甲蓝。3.顺着颜色找到囊肿的基底部。4.可吸收线缝合囊肿蒂部。5.闭合切口,加压包扎。
图四:术前,中指指关节粘液性囊肿形成,压迫甲导致一侧甲板变薄
图五:关节囊注射亚甲蓝
图六:亚甲蓝注射后囊肿内粘液变蓝
图七:找到囊肿蒂部,显示被蓝染。
5.术后能恢复到什么样子?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术后需要持续的加压包扎,3周后可逐渐恢复关节弯曲,3个月复查,6个月未出现形态改变表示治愈。当然了,末端关节还是要时刻注意避免局部过度受力的。下面是术后1年半患者随访照片。
图八:术前,食指远端粘液囊肿
图九:术后即刻
图十:术后1年半,可见局部弧形愈合疤痕
恭喜你,又认识了一个有意思的病-粘液性囊肿。
本文是史金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