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下唇黏液囊肿
下唇黏液囊肿是口腔内最常见的瘤样病变,临床上青少年患者多见,其形成原因多是自觉不自觉地咬下唇致黏膜下腺体受伤所致。囊肿位于黏膜下,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黏膜,看上去呈半透明、浅蓝色的小泡,像小水泡,大多为黄豆大小,质地软而有弹性。患者无疼痛感,但会有异物感。囊肿很容易被咬伤而破裂,流出蛋清样透明黏稠液体,液体流出后囊肿暂时消失,等破裂处愈合后,又被黏液充满,再次形成囊肿。反复破损后,囊肿看上去就不再像小水泡了,而表现为白色瘢痕状突起,囊肿透明度减低。 黏液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如果患者配合,可在门诊局麻下进行,不必住院。手术虽不大,也要认真对待,避免术后出现不适、复发和唇部变形等情况。手术过程中首先要合理设计切口,一般釆用纵向切口,与口轮匝肌肌纤维相垂直,如估计到囊肿表面粘膜难以分离,则可设计纵向梭形切口,这样可避免术后下唇变形,内卷。不建议采用横向切口、圆形切口或菱形切口等。操作时切口要精准,分离动作要轻柔,要完整切除囊肿及与之相连的腺组织,以免术后复发,切除深度要止于口轮匝肌表面,不宜伤及肌肉。因伤口不大,间断缝合2~3针即可,松紧适度,5~7天拆线。操作轻柔术后水肿反应一般不大,伤口愈合后粘膜光滑平整,几乎不会出现不适感。
孙国洪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10日162
0
0
-
病例分享:乳腺粘液囊肿样病变
乳腺粘液囊肿样病变(Mucocele-likelesion,MLL),是一种良性囊肿样病变,目前认为其存在一系列组织学谱系:粘液囊肿样病变☞伴不典型增生☞伴原位癌☞浸润性癌。所以粘液囊肿样病变,一般应以完整肿块切除的手术标本诊断为准,同时病理诊断粘液囊肿样病变时,一方面应充分取材,另一方面临床医生也要引起足够重视,制定相应的随访治疗方案。
罗荣奎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8月29日349
0
2
-
黏液囊肿
家长:医生,我家孩子下唇长了个包,不疼不痒,破了之后又长出来了,1个多月了,怎么办?初步可以判断:下唇黏液囊肿是最常见的小唾液腺瘤样病变,好发于下唇及舌尖腹部病因:多有创伤引起,舌体运动常受下前牙摩擦,及自觉或不自觉的咬下唇,使黏液下腺体受伤导致。临床表现:囊肿位于黏膜下,呈半透明、浅蓝色的小泡,状似水泡,大小约为黄豆或者樱桃,质地软有弹性,容易破裂,流出蛋清样透明粘稠液体,囊肿消失,破裂处愈合后,再起形成囊肿,时大时小。一般没有任何感觉。继发感染有疼痛不适。处置:手术切除。
孟丽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21日524
0
0
-
看图识病:指(趾)端粘液囊肿
男性患者,小趾背侧起一肿物1年。 诊断:粘液囊肿。 本病好发在指指关节、趾趾关节处,为皮肤颜色或者珍珠色的半透明、半圆形囊肿,针扎后会有粘稠的液体溢出。 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其次局部封闭均可,本病容易复发。
邢卫斌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9月07日2528
0
1
-
下唇黏液囊肿的病因及治疗
下唇黏液囊肿是口腔外科门诊的常见疾病。下面,我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唇黏液囊肿相关的疾病知识。一、病因 首先,在口腔黏膜下组织内,遍布着数以千计,能代谢没有颜色黏液的小唾液腺,称之为黏液腺,以嘴唇、软腭、舌头腹面遍布数最多。 关于口腔黏液囊肿的病因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口腔黏液囊肿系“黏液潴留性囊肿”,是由于黏液导管因轻微损伤或感染而发生封闭阻塞,腺体内的分泌物停滞于腺体内,使腺体逐渐膨胀,腺体组织退化,而形成囊肿性病变。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口腔黏液囊肿属于“外渗型囊肿”,或以外渗性囊肿多见,是由于导管的外伤,导致黏液流注到周围的结缔组织中而形成囊肿。二、症状 黏液囊肿多见于下唇,且多发生于有咬唇习惯性者。囊肿位于黏膜下,呈透明色状小泡,表层遮盖一层正常黏膜,出现数天后可因食材等磨擦,囊膜裂开而消退,但没多久又可出现,数次发作后黏膜造成疤痕组织,使透明色小水泡变为乳白色硬块。三、治疗 如果是轻微的黏液腺囊肿,可以先观察两个月左右。因为人的口腔黏膜本身具有自我调整和修复能力,轻微的黏液腺囊肿是有可能自愈的。 如果是严重的下唇黏液腺囊肿患者,即囊肿体积比较大,存在时间比较长,这个时候考虑通过微创手术,将下唇残存的黏液腺囊肿给切除。 对待不愿意手术治疗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向囊肿内注射药物使其逐渐变小。一般是先抽尽囊液后,向囊腔内注射硬化剂,使囊肿发生纤维化。四、预防 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口腔黏膜的保护,要避免口腔黏膜遭受创伤,还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还有就是下唇黏液腺囊肿患者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少吃一些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些对于下唇黏液腺囊肿自愈都有一定的帮助。 以上便是本人关于下唇黏液囊肿疾病的相关介绍,从上边的详细介绍中,我们能够获知,下唇黏液囊肿的定义、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的有关专业知识,希望对各位患者朋友们有所帮助!
徐文光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3月16日5699
0
8
-
指(趾)末端突起的小鼓包-粘液性囊肿的前世今生
1.粘液性囊肿?长什么样?如果长辈突然在指(趾)的末端长出如下图的“小鼓包”,那么大概率是得了“粘液性囊肿”。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较多。直径3~10mm,半球状、肤色、半透明的囊性结节,质软,刺破后流出半透明的粘稠液体。一般无症状,部分有疼痛。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与性病学科史金龙2.是什么原因导致患病的?每个有“粘液性囊肿”的患者都有独特的原因,如下图显示。图1:中年女性,习惯单用中指拎塑料袋,导致中指局部强受力,引起粘液性囊肿。图二:剧烈运动后,做足中趾远端粘液囊肿形成不过整个发病和轮胎鼓包是一个原理:1.关节囊退行性变(轮胎老化)。2.局部用力过度(暴力使用)。而导致关节囊膨出,关节液外漏。下图是一位患者的核磁图片。可看到与关节相连的皮下囊肿。图三:核磁显示囊肿与关节相连3.粘液性囊肿如何治疗?粘液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如反复穿刺后加压包扎、冷冻疗法、注射硬化剂、CO2激光治疗、红外线凝结。但没有一种疗法能达到手术治疗所能达到的70%~90%的治愈率。4.怎么手术?我瞅瞅!主要分几步:1.远端神经阻滞麻醉。2.指关节囊注射亚甲蓝。3.顺着颜色找到囊肿的基底部。4.可吸收线缝合囊肿蒂部。5.闭合切口,加压包扎。图四:术前,中指指关节粘液性囊肿形成,压迫甲导致一侧甲板变薄图五:关节囊注射亚甲蓝图六:亚甲蓝注射后囊肿内粘液变蓝图七:找到囊肿蒂部,显示被蓝染。5.术后能恢复到什么样子?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术后需要持续的加压包扎,3周后可逐渐恢复关节弯曲,3个月复查,6个月未出现形态改变表示治愈。当然了,末端关节还是要时刻注意避免局部过度受力的。下面是术后1年半患者随访照片。图八:术前,食指远端粘液囊肿图九:术后即刻图十:术后1年半,可见局部弧形愈合疤痕恭喜你,又认识了一个有意思的病-粘液性囊肿。
史金龙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08月01日22179
3
0
-
指甲根部的粘液性假囊肿,会导致指甲变形
徐宏俊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04月29日1835
0
1
-
孩子得了黏液囊肿怎么办?
今天有朋友咨询孩子的黏液囊肿。 黏液囊肿在临床上很常见,一般是良性的,儿童可能因为咬伤、磕碰或者对患处反复挤压,出现黏液滞留,形成囊肿。 如果不处理,这个囊肿可能时大时小,有时也会产生轻微疼痛,在口腔内还会引起儿童舔咬等不良习惯,建议患者医疗机构进行手术摘除。 这是一个简单的门诊手术,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恢复也比较快,发现囊肿尽早到口腔医院外科或有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确诊,尽早治疗是比较好的方案。 非常简单吧。
钱军医生的科普号2019年10月10日4880
1
4
-
粘液囊肿小常识
粘液囊肿(mucocele)为口腔粘膜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后分泌液潴留而形成的浅表囊肿。粘液囊肿为口腔粘膜常见病。主要是因轻微的外伤使唾液腺导管破裂;涎液蛋白溢入组织内所致。 其次可能是粘液腺导管被阻塞;粘液滞留使腺导管扩展而成,常发生于唇粘膜,其次为颊粘膜,舌腹粘膜,而以下唇较多见。 粘液囊肿又称粘液腺囊肿,在口腔粘膜下组织内,分布着数以百计,能分泌无色粘液的小涎腺,称为粘液腺,以下唇、软腭、舌尖腹面分布最多。其排泄管开口于口腔内,由于排泄管受到创伤,粘液外漏而形成囊肿。常见于下唇,且多发生有咬唇习惯者。囊肿位于粘膜下,呈半透明状小泡,表面覆盖正常粘膜,出现数日后可因食物等摩擦,囊膜破裂而消失,但不久又可出现,多次复发后粘膜产生疤痕组织,使半透明水泡变成白色硬结。 临床表现粘液腺囊肿位于粘膜下,约黄豆大小,呈半透明的无痛小疱。破裂后可流出粘液,肿胀消退,但不久又可复发。多次复发后,囊肿表面常因疤痕而呈灰白色。治疗常以外科手术切除法和碘酊注入疗法。 粘液腺囊肿可发生于三对大涎腺及所有小涎腺,有潴留性囊肿及先天性囊肿两种类型,潴留性囊肿最多见,其常发生于舌下腺及小涎腺,其次为腮腺,颌下腺囊肿非常少见,是由于导管缩窄,或肿瘤、牙结石、损伤、寄生虫等造成导管阻塞所致,这种情况是一种间断的阻塞,在没有炎症时,导管的近心端腺泡扩张,形成潴留囊肿。先天性囊肿多见于腮腺,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深部组织内的上皮成分发展而成,发生于小涎腺的潴留囊肿称为粘液腺囊肿,发生于其余涎腺的囊肿则按其发病部位命名,即舌下腺囊肿、颌下腺囊肿及腮腺囊肿。 1、粘液腺囊肿发生于口腔粘膜下,小(常为黄豆大小),边缘清晰,呈透明小泡状,无痛。多有损伤史(局况咬伤最常见)。破溃后流出粘稠白色液体,肿物暂时消失,但破溃处很快愈合,肿物重新出现。2、大涎腺囊肿(舌下腺、颌下腺及腮腺)为发病部位的肿胀,可有阻塞症状(即进食时肿胀感加剧,进食后逐渐缓解),涎腺导管口不能挤出分泌液,或排出变色变味液体。穿刺可抽出粘稠白色液体。 朱伟政医生友情提示: 目前临床上常说及常见的粘液囊肿,通常是指好发于口腔下唇、舌尖的微小囊肿,一般约绿豆至黄豆大小,多数人有“咬破、挑破后变小,然后过段时间又长出来”的病史,囊肿初始外观多为类似小水疱样,刺破后流出清亮液体,类似唾液,反复几次后增生为白色质韧肿块,无法再刺破或减小,必须手术治疗。 在此敬告各位病友:一旦发现口腔内生长了微小的粘液囊肿,切忌切忌使用针头等尖锐物品去刺破或用牙齿咬破囊肿。因为通常直径在1cm以下的囊肿它都是有可能会自行消退的,前提是没有任何外界刺激;但是一旦你刺激了它,挑破咬破之类的,就会形成局部肉芽增生,然后就会由囊肿逐渐转变为肉芽肿,肉芽肿是无法自行治愈的,此时就只能采取手术治疗了。 目前我们中科大一附院安徽省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也是手术治疗,对于儿童以及部分青少年等无法完全配合的患者,一般是住院全麻行手术治疗;而对于成人的话可以采用预约日间手术室局麻下手术治疗,手术时间约半小时左右,当日手术当日回家,术后口服2~3日普通抗生素即可,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非常方便。 请注意:粘液囊肿虽为良性肿瘤,但较易复发,尤其是儿童患者,自控力较差,喜欢用牙齿咬磨唇部或舌部伤口,导致术后在原位复发或其他位置再发,必要时需多次手术治疗。
朱伟政医生的科普号2019年04月01日11434
3
9
-
唾液腺粘液囊肿的诊治
唾液腺黏液囊肿是常见的小唾液腺瘤样病变,好发于下唇及舌尖腹侧,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临床表现:因为舌体运动常受下前牙摩擦以及自觉或不自觉地咬下唇动作使黏膜下腺体受伤。囊肿位于黏膜下,表面仅覆盖一薄层黏膜,故呈半透明、浅蓝色的小疱,状似水疱。大多为黄豆至樱桃大小、质地软而有弹性。囊肿很容易被咬伤而破裂,流出蛋清样透明黏稠液体,囊肿消失。破裂处愈合后,又被黏液充满,再次形成囊肿。反复破损后不再有囊肿的临床特点,而表现为较厚的白色瘢痕状突起,囊肿透明度减低。治疗:可在抽尽囊液后,向囊腔内注入2%碘酊0.2~0.5ml,停留2~3分钟,在将碘酊抽出。目的是破坏上皮细胞,使其失去分泌功能而不再形成囊肿。也可注射20%氯化钠。但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仍为手术切除。
李水平医生的科普号2013年08月01日9503
1
0
粘液囊肿相关科普号

赵强医生的科普号
赵强 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口腔医学中心
5563粉丝120.5万阅读

钱军医生的科普号
钱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
牙体牙髓科
300粉丝69.3万阅读

李水平医生的科普号
李水平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口腔医学中心
9粉丝5.1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张雷 主任医师北大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颌面部肿瘤 182票
口腔颌面部囊肿 85票
舌癌 51票
擅长:各种常见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诊治,主要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及综合治疗、唾液腺疾病诊治,口腔颌面部及头颈部缺损术后修复,颌面部外伤及畸形修复,面部畸形整复,牙齿导致颌骨疾患(颌骨囊肿,牙源性肿瘤),牙槽外科相关疾病及种植牙,复杂阻生牙埋伏牙拔除,特色: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微创治疗 -
推荐热度4.7王佃灿 副主任医师北大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颌面部肿瘤 159票
口腔颌面部囊肿 51票
拔牙 15票
擅长:腮腺肿瘤,舌下腺囊肿,口腔癌,颌骨肿瘤。阻生牙/多生牙拔除(仅限名医挂号) -
推荐热度4.6韩伟 主任医师南京市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颌面部肿瘤 92票
口腔颌面部囊肿 31票
舌癌 14票
擅长:独立主刀各类颌面部肿瘤手术4000台以上 每年在省内外各单位进行手术演示及疑难手术会诊近百次 临床擅长各类疑难、复杂口腔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专攻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等良性肿瘤的精细化手术 在颌面部复杂骨折的手术矫治方面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