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维宏医生有话说】之D二聚体和我们有关的那些事
经常有患者在门诊和网上咨询有关D二聚体升高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D二聚体,看看它和我们的生殖有什么关系?
1. 首先,了解一下D二聚体的工作背景
血管里凝血,抗凝、纤溶系统三方的和谐工作保障了血液的流动,流畅
流畅的血液为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输送营养物质,带走有害成分,发挥重要信号分子的信息传递,是每个器官功能得以实现和维持的重要条件
D二聚体是纤溶系统中的重要成分
2.什么是D二聚体?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Fb)特异的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维系统的激活,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
D二聚体的正常参考范围是:0-0.55mg/L
(因为每个医院使用的仪器和检测方法不同,参考范围可能会有差别)
3. D二聚体高说明什么问题?
需结合临床,D二聚体高(阳性)说明血管内可能有血栓生成,或者有形成血栓的倾向,即有血栓形成的风险
如果D二聚体不高(阴性)说明排除了血栓事件或者血栓形成风险
有时候D二聚体阴性的临床价值比阳性的临床价值更高
4. 什么时候会发生D二聚体的升高?
D二聚体升高主要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
① 血栓性疾病: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急性肢体缺血,急性溶栓治疗等
② 非血栓性疾病: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心衰,动脉夹层,房颤,先兆子痫,严重肝病,肾功能不全等
③ 生理性升高:妊娠期,老年人,新生儿,手术后等
5. 在生殖科,D二聚体升高常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
① 取卵手术后
属于生理想象,维持一段时间会降至正常范围
② 促排卵治疗状态下的高雌激素状态,服用特殊药物如大剂量雌孕激素时,D二聚体升高的风险增加
③ 妊娠期
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D二聚体都会有生理性的增高,随着孕周的增加,D二聚体升高更明显,每个孕期都有一个相对正常范围
因各种原因,每个医院的参考范围不一样,以下指标仅供参考
如有学者建议,D二聚体的正常范围,孕12周前 <1mg/L,孕12周-28周 <2mg/L,孕>28周 <3mg/L,D二聚体在正常范围内不会对妊娠产生不利影响
④ 合并严重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压异常
⑤ 合并易栓症,自身免疫性疾病
⑥ 高龄,肥胖患者,D二聚体升高的风险增加
⑦ 既往特殊病史如先兆子痫,D二聚体升高的风险增加
6. D二聚体升高了怎么办?
首先,确定D二聚体升高属于病理性升高,还是生理性升高
① 复习病史
② 结合病史,患者主诉,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如有无皮疹,水肿等)和辅助检查(B超,肝肾功,血脂,血尿常规,自身抗体谱,易栓三项等),排除常见内外科疾病,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易栓症等
③ 根据检查结果,若存在其他内外科疾病,请相关科室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④ 如果是促排卵治疗后、取卵手术后,可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继续观察
⑤ 如果是妊娠期,D二聚体会有生理性升高
需结合患者的孕周,一般情况如有无肥胖,代谢异常,既往病史,手术背景及目前使用的药物进行综合评估
早孕期密切观察HCG变化、胚芽增长速度,中晚孕期密切监测胎儿生长速度,胎盘功能,羊水情况等
⑥ 如果妊娠合并异常情况 (重点关注)
如既往有不良妊娠史,筛查发现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易栓症,糖尿病,肥胖,高龄等,血栓风险明显增加
需要积极抗凝治疗结合疾病本身的专科治疗,同时密切随访D二聚体,最常使用的药物是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
使用抗凝药物有时会增加出血风险,需要严密观察有无出血事件,定期复查凝血像,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及进行多学科管理
D二聚体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对预测血栓风险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不是所有的D二聚体升高都是异常的,不是所有的D二聚体升高都需要抗凝治疗
D二聚体升高,需结合临床,在生殖科医生的评估后进行诊断,必要时安排适当的治疗和随访计划
你的D二聚体真的异常升高了吗?
本文是李维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