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友元 三甲
王友元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外科

牙颌面畸形与正颌手术

2832人已读

牙颌面畸形是一种因颌骨生长发育异常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结构以及上、下颌骨之间及颅面其他骨骼之间的位置关系失调,表现为颜面外形异常,咬合关系错乱与口颌系统功能障碍,又称为骨性错牙合畸形。人群中约有40%错牙合畸形,其中约5%为牙颌面畸形。牙颌面畸形患者外貌异于常人,影响患者自信心,严重者会影响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其咀嚼、语音、颞下颌关节功能、呼吸以及睡眠亦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危害健康。

牙颌面畸形的病因非常复杂,一部分病例具有遗传倾向,如小部分具有家族史的“地包天”患者;另外,相当一部分病例是没有遗传倾向的,可能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如部分第一第二鳃弓综合征患者;也可能与患者面部发育阶段的一些不良习惯有关系,如吐舌头,吮吸手指,口呼吸;颞下颌关节疾病也是牙颌面畸形发生的重要原因,如髁突骨折、强直、吸收、增生,肿瘤等。对儿童、青少年患者,去除病因以及生长发育干预可能一定程度减轻甚至阻断牙颌面畸形发展。但对于绝大部分的成年牙颌面畸形患者,由于颌骨已基本失去生长发育潜力,只能通过正畸结合正颌手术矫正。正颌手术可以解决常见的骨性I类(双颌前突)、骨性II类(小下巴,龅牙)、骨性III类(地包天)、长脸/短脸畸形以及不对称畸形(偏颌)等问题。

通过不同的颌骨截骨与移动的手术方法,纠正不协调的上、下颌骨关系,并联合正畸治疗,调整不协调的牙弓与牙颌关系,排除牙颌干扰,排齐牙列,达到牙齿-颌骨-关节-颌面部的外形与功能统一的目的。其中,正颌手术的常见术式有上颌Le Fort Ⅰ 型(一段/多段)截骨术、上颌前部截骨术、下颌支矢状劈开术、下颌根尖下截骨术、颏成型术、下颌角切除术、颧骨颧弓截骨术等,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截骨术式后再进行骨块移动,固定。

常见的正颌手术方式

传统的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流程为术前正畸(1-2年)-正颌手术-术后正畸(0.5-1年),手术前必须通过正畸去除牙齿代偿性倾斜,矫正错位牙,调整不协调的牙弓与牙颌关系,排除牙颌干扰,为正颌手术后创造条件。但传统方法的缺点为治疗周期长,术前因正畸去代偿而造成患者畸形加重的假象,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因此,目前亦有观点倾向于将正颌手术提前,即手术先行或早期手术的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可以早期改善患者面容,增加其自信心,增加其对治疗的依丛性,此外,有研究显示,正颌手术本身使全身骨代谢活跃,加速正畸的牙齿移动速度,将大大缩短总体治疗过程。

正颌手术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规手术,由经验丰富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进行操作,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安全。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正颌手术风险主要有出血、窒息、复发、颞下颌关节不适、感染、钛板排异、上,下唇麻木、意外骨折、骨不连、骨坏死(可能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牙根损伤、牙髓坏死、颞下颌关节不适、咬合紊乱;睡觉打鼾、美学风险等。

一般来说,只要颌骨发育稳定了就可以接受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术前正畸可适当提前1-2年。


王友元
王友元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