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浩贤 三甲
杨浩贤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胸外科

食管平滑肌瘤:机器人微创手术治疗

4267人已读

刚下班,天太热了,虽然阴天,仍有30℃高温。把头发剪短吧,明天上班看门诊也显得精神一点儿。没想到,理发店生意很好,竟然要排队。也好,趁着排队的时间,写点科普分享给大家吧。这几天深圳有个三十多岁的女生,在好大夫咨询我食管平滑肌瘤的治疗问题。恰好上周一位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由我主刀做了机器人微创手术,想来很多人对该病缺乏认识,写出来也许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患者。

食管平滑肌瘤是起源于食管肌层的良性肿瘤,这是与食管癌最大的不同。后者是起源于食管粘膜层(最近食管腔)的恶性肿瘤。食管平滑肌瘤虽然不会发生远处转移,但也会阻塞食管腔而导致吃饭时吞咽困难,食物难以咽下去,对这部分患者手术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食管平滑肌瘤的手术需要非常专业的医生来完成。既往这种手术需要在胸侧壁切开入胸,切口大,而且胸部肌群发达,手术创伤非常大。后来出现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部打几个小孔即可完成手术。但这种普通胸腔镜手术由于受器械的限制,在胸腔内操作极不灵活,很容易导致食管粘膜穿孔,引起可怕的并发症。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微创手术大大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灵活度,进一步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尤其适合食管平滑肌瘤手术。

这周出院的患者是一位64岁的先生,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最近出现吞咽困难,当地医院误诊为“食管癌”,为“食管癌”手术来我院治疗。但经我院食管超声内镜等详细的检查,最终诊断为良性的食管平滑肌瘤,而不是食管癌。因为肿瘤位于气管隆突水平的食管左侧壁,位置深,解剖间隙狭窄,不容易暴露,经过详细的术前规划,我给他实施了全孔机器人食管平滑肌瘤微创切除手术。在放大的三维立体视野下,用机器人灵活的手臂仅仅通过体表几个小孔彻底切除肿瘤,完整保护了食管粘膜不受破坏,患者不需要禁食,实际上术后两天即可出院。肿瘤疾病的诊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默契配合做保障,我们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做支撑,能让每一位患者得到最专业的治疗!

IMG_20200805_114651.jpg

IMG_20200805_114354.jpg

IMG_20200805_111240.jpg



杨浩贤
杨浩贤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