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的诊疗(佛山市一医院血管瘤专科)
由于长期以来医学界对脉管畸形和血管瘤的分类和命名不确切,导致临床诊断与治疗长期处于混乱状态,广大患者更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往往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得不到规范有效的治疗。
其实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脉管畸形包括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和微静脉畸形,以前都习惯称为“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淋巴管瘤”等,其实脉管畸形并非真正的肿瘤,故冠以“瘤”的命名是不妥的。脉管畸形的治疗固然不同于血管瘤,而且各种脉管畸形的治疗方案也是大不相同的。简单来讲,脉管畸形就是血管(动脉、静脉)和淋巴管的异常扩张。
血管畸形的危害
头面部—— 严重影响面容、出血、压迫正常组织器官,严重者有可能致残或危及生命
躯干四肢——主要引起疼痛、活动障碍
血管畸形的治疗
治疗的目的以解决症状为主,由于是良性病变并非肿瘤,所以不能过度治疗(例如广泛手术切除、放疗)
治疗的特色微创、安全、彻底、长期跟踪观察
脉管畸形治疗前影像学检查
B超观察脉管畸形的血流状况,可以进行初步分类,判断是哪一种畸形
MRI(磁共振成像)观察病灶的范围,排除深部隐匿的病灶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动态观察病灶血流的特点,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
以硬化治疗(Scelotheraphy)为主要治疗手段,必要时以手术治疗为辅助。
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经皮穿刺硬化治疗
简单来讲就是在血管畸形的表面穿刺,将硬化剂注入病灶内,经过多次硬化治疗使病灶逐渐缩小从而达到治愈。有人会问:“那不就是打针吗?那么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其中涉及打哪儿、打什么针、什么时候打、间隔多久打一次、打针后的并发症怎么处理等等复杂的问题,跟普通“打吊针”、“打屁股针”是不一样的。
疗程:一般需要注射1~4次,每次间隔3~4周。头1~2次治疗需住院。
经常有患者问:“用这种方法治疗后,血管畸形会不会复发?”是的,仅一次治疗能达到治愈的情况毕竟很少。我们一直强调血管畸形是需要经过多次硬化治疗方可治愈的。治愈后一般不会复发,但必须经过正规的检查来判断治疗效果,主要是B超和MRI。B超复查是最常用的,因为简单、方便、价廉。在医生认为硬化治疗可以结束了,并经过至少半年到一年的随诊观察,病变没有复发,才能认为“治愈”。尽管血管畸形治疗的过程较长、复诊次数多,但每次复诊治疗时间较短,不耽误正常工作、学习、生活。
(静脉畸形效果图1—3,淋巴管畸形效果图4)(共4张)
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经皮穿刺硬化治疗
这种血管畸形的治疗要复杂一些,一般先做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同时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及分次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具体的方案需由专业医生解释。
疗程需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一般在介入栓塞治疗1周到1个月内进行多次经皮穿刺硬化治疗。
(上唇动静脉畸形DSA图1;动静脉畸形效果图2)(共2张)
治疗注意事项
1、如果发现体表或口腔内浅蓝色或浅红色包块、质地柔软、逐渐增大或疼痛不适者,建议到我院就诊“血管瘤专家门诊”。
2、由专科医师确诊为“血管畸形”者,则安排预约入院。
3、根据不同类型的血管畸形进行专科检查及制定治疗方案。成人患者一般在局麻下治疗,儿童(小于8岁)或者不能配合者则需在全麻下进行治疗。
4、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一般住院3~7天(复杂病例除外),动静脉畸形则需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本文是李嘉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